韩国妈妈定家规

作 者:

作者简介:
朴英淑,1955年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龟尾。毕业于庆北大学法语教育专业,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现担任澳大利亚驻韩国大使馆文化报室长,兼任韩国收养父母协会会长,该协会的职能是将被抛弃的孩子委托给正常的家庭养育。曾以外交官身份游历80多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推行贯穿东、西方文化的先进教育理念。主要作品有《培养会输的孩子》《我总想成为新妈妈》等。

原文出处: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9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每个初次来我家的人都会感到新奇,并会仔细地观看贴在客厅墙壁上的“家规”。

      家规和家训不同。家训接近于对子女一方的“教诲”,而家规则是所有家庭成员应该遵守的一些大大小小的规则,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约定”。家规是“你要这样做”,家训是“我们这样做吧”。

      家规没有必要像家训那样“大”,像“从外面回来要洗手洗脚”这样细小的事情也可以成为家规。我家的家规主要是以琐碎的生活小事为主。比如:

      早晨最晚要6点50分起床,7点之前叠好被子,收拾完书包,坐到饭桌前。

      过了14岁,平时晚上最晚的回家时间为9点,周末为10点。

      过了16岁,平时晚上最晚的回家时间为10点,周末为12点。

      回家时间每超过10分钟,禁止外出一天。

      14岁以前,晚上9点就寝;过了11岁,10点就寝。周末可以晚一个小时。

      过了14岁,要通过洗碗、清扫和洗衣服换取零用钱。

      过了8岁,喝水的杯子要洗净放到干净的地方。

      食物一定要在饭桌上吃,剩下的放到冰箱里,垃圾放到垃圾桶里。

      洗澡后,浴缸里剩下的水要放到洗衣机里,以节约用水。

      外出时要服装整洁,遵守礼仪和公共道德。

      家里的活动一定要参加,帮助招待客人,礼貌待客。

      不可以辱骂、吆喝、威胁家庭成员,不可以朝其扔东西、施加暴力。违背这一点,要进房间反省30分钟以上。

      每周至少阅读一本书,写一篇日记。

      全家人一起制定和实践

      家规不是父母制定、孩子遵守的规则,而是要全家人共同制定并予以实践的。

      各项家规要在孩子能够理解、实践的范围内合理制定。父母可以提出意见,但是不能强求。孩子认为无理的条目,他们可以随时提出异议,也可以通过家庭会议对于需要强化和完善的条目进行检验和更新。

      最好制定适当的赏罚条目,这将有助于引导家庭成员之间的善意竞争。

      通过制定家规,可以简单、有趣地教育孩子掌握与人共同生活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

      孩子在5~7岁期间开始变得固执和任性,这表明孩子应该开始学习一些规则了。在这个时期,孩子还不能完全地、正确地判断是非。因此,他们开始通过不断的固执和任性检验自己行动的被允许范围。也就是说,通过父母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的反应来判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但是,如果父母这时候根据情况和心情把握尺度,或是父母双方的意见不一致的话,就会使孩子的判断产生混乱。如果这种混乱重复下去,就会错过熟悉规则的时期,孩子就会养成坏习惯。制定家规可以使这种危险最小化。

      制定家规,不仅仅是教给孩子责任和义务。像前面提到的,在我们家,按照年龄赋予每个孩子责任和义务,并给予相关的赏罚。刚开始,孩子们是为了得到奖赏和避免受罚而遵守家规。即使没有赏罚,他们也会寻找自己应该做的事,并懂得如果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就会给一起生活的其他人带来不便。此外,他们还可以学会怎样合理分配时间。

      父母应该遵守的原则

      为了发挥家规的作用,父母也应该遵守一些原则。

      第一,保持一贯性。

      事实上,我家刚开始制定家规的时候,常常不能遵守的人不是别人,恰恰是我。

      按规定,孩子应该按照指定的时间睡觉和打扫自己的房间。但是,我心情好的时候,不管孩子们玩到多晚我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时常替他们打扫房间。相反,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严格地遵守规则。久而久之,孩子们更热衷于观察我的情绪,而不是遵守规则。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们就假装遵守规则,我心情好的时候,他们就无视这些规则。

      认识到这一点,无论自己的心情好坏,我都尽量严格执行规则。渐渐地,家规的效果开始显现出来了,我和孩子们也渐渐意识到,按规定执行其实很容易。

      第二,应该充分说明制定规则的理由。

      许多父母不明确地说明执行规则的理由,这样执行起来就会很困难。如果家规里规定:“喝过水的杯子要洗好放在干净的地方。”父母就应该详细地向孩子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口渴的时候想喝水,但是杯子都在洗碗池里,你一定不高兴吧?一想到是别人用过的杯子,你却要帮他洗,一定会感到冤枉吧?别人也是一样。所以,喝水之后,要把杯子洗净,放在干燥的地方。”这样执行起来就会容易多了。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听过一遍就会照做,但是说不说明理由对孩子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父母不是无条件地命令孩子“你要这样”,而是教育孩子“为什么应该这样”。

      第三,父母应该率先示范。

      这是我大学毕业后刚做教师的时候从前辈那里听到的一个故事:前辈的班里经常有进出教室时“砰砰”关门的学生,无论怎么让他们注意也改不掉。有一天,前辈到一个学生家里家访,学生家长端着水果和茶水“砰”的一声推门进来。前辈边说这个事情,边笑着说:“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父母无视这些规矩,却强迫孩子去遵守,无疑是在说“我可以不这样做,但是你要这样做”。但孩子绝对不会尊重言行不一致的父母。等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就会产生排斥心理:“妈妈自己不遵守,为什么要让我遵守!”

      在家里不遵守规矩的人,到了社会上也不会遵守规矩。老师们一致认为,在家里养成的坏习惯,到了学校怎么纠正也难以改掉。因此,在责备孩子以前,父母应该首先做出示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