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是位优秀的上海女作家,从早年的“中学生三部曲”到近年的《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风花雪月》,都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她在教育女儿桑妮的问题上也颇有一番心得。 重金属音乐的争议 陈丹燕的女儿今年15岁,正处在所谓的叛逆期,陈丹燕笑着说:“生理上的急速发育常常影响她的心情,有时候她会特别高兴,有时候她对某项事物会表现得特别激烈。像最近,她买了一些重金属音乐,放听的时候故意将音量放得很大。我要她把声音关小。她说,重金属音乐强烈的节奏代表她的‘愤怒’。”陈丹燕表示,她不知道女儿在愤怒些什么,只希望她能考虑家里其他人的感受。“后来,我看到好的重金属音乐,也会主动买给她,我努力以沟通的方式来了解她的心情。当然,也希望她学习了解别人的感受,在行为上能有所控制。”陈丹燕说。 “我和女儿的个性都很强,当各自坚持己见的时候,难免争执,甚至冷战好几天。”不过两人冷静一段时间之后,她们会找一个时间,坐在饭桌前,讲出彼此的想法。“我想,给桑妮大一点儿的空间,让她有独立自主的机会,重要的是,我会让她知道,如果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上,那么属于她的空间就会变小。”陈丹燕坚定地说。 说谎比逃学更可怕 大约在女儿八九岁的时候,有一次,她逃学在外面晃荡。回家以后,跟妈妈说,老师开会,让她们早点儿回家。不久,老师打电话来家里,拆穿了她的谎言。“我能够理解小孩儿逃学的心态,因为我小的时候也逃过学。”陈丹燕笑着说。“逃学”其实是孩子渴望脱离管制环境的一种想法或做法。那一次,陈丹燕并没有骂她,只是告诉她,如果真的某一天不想上学,直接跟妈妈说,妈妈会写请假条给老师,不要用偷偷摸摸的方式,这样,继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谎言。女儿接受了她的意见。 课业标准的共识 在功课方面,陈丹燕和女儿达成共识,就是在成绩上至少保持中等。因为女儿表示,不希望时间全被功课绑住。陈丹燕也觉得目前的教育体制,给孩子太多的作业和学习压力,她不希望孩子这一阶段的人生仅仅在功课压力中度过。
从“交换学生”中成长 女儿11岁的时候,陈丹燕让她以交换学生的身份到美国生活了一年。“一开始,她不愿意,但是她和所有好孩子一样,希望能符合父母的期望——有机会多学习一种语言,并且看看不同的世界。所以她还是去了。”陈丹燕回忆着说。女儿以前在熟悉的环境中总是睡得很安稳。从美国回来以后,总要开着音乐伴自己入眠。她说,因为美国太静了。“我觉得她是尝到了孤独的滋味后,找到一个排遣的方法。”陈丹燕带着心疼女儿的口吻说。 女儿的事义不容辞 陈丹燕说,她从来就不是女儿的偶像,女儿甚至跟人直说,陈丹燕在生活琐事方面表现得很“没用”。可是,女儿知道妈妈很愿意帮助她。有一次,班上一个男生挑衅班上其他几个男生,发生了打群架的事情。事后,这个男生还反诬其他男生不对,连他的妈妈也跑来开骂。老师把打架的同学痛斥一顿,造成大家心里不平,抱怨连连……所以女儿要陈丹燕去班上开导同学。“我想,这是我能为她做的事,当然义不容辞。”陈丹燕说。 给孩子时间找自己 虽然家里有大量的书籍,但桑妮却并不爱看书,陈丹燕并不强求孩子要接受父母安排的环境。因为第一次接触美好的东西,如果是被迫的,就会失去真正意义。女儿从美国回来后,自己找陶艺和雕塑课程学习,勤练跆拳道并且学煮饭。相对于急着看到结果的急功近利者,陈丹燕选择给孩子时间,她说:“至少她懂得自己去找自己想要的。”如果没有给孩子时间去找,孩子不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就不知道人生的价值。 帮助孩子实现梦想 陈丹燕不担心女儿的未来,因为她认为女儿的资质中等,人际关系良好,碰到问题知道如何去找答案,而且可以把问题妥善解决,这样就够了。时下许多父母老是希望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加在孩子身上,这样一来,孩子自己的梦想就没有实现的机会了。她认为,如果说能实现梦想是一件幸福的事,那么就给孩子幸福,帮助孩子实现梦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