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和孩子谈心

作 者:
王平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和孩子谈心是一门学问,它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掌握。生硬的说教容易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太过温和的劝导常会被孩子不当回事,甚至“顾左右而言他”。我们还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孩子任性或生气时,有的父母和孩子对着干,两代人之间往往会爆发一场“战争”,当然这场战争通常最终是以家长的“武力镇压”而告结束。这样做的负面影响相当严重,渐渐地两代人之间会难以沟通,以至于父母和孩子在一起,要么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要么是“井水不犯河水”。本应享有的天伦之乐却被伤心、烦恼和愤怒所替代。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和孩子谈心这门功课,让父母和孩子变得亲密无间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效果较好:

      其一,要调整好谈话心态。家长首先要把和孩子谈心当作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去完成。而且,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在跟朋友谈心——只有把孩子当作朋友,说话的语气、动作、神情态度才会力求平和,才能让子女感到真正的轻松。要尽可能不让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式的说教极易让孩子反感,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情滋润,会使孩子畅所欲言。谈心时,您要容忍孩子的口无遮拦。有冒犯家长的地方,父母切不可表现出不满或进行指责,可以委婉地予以提醒。要知道童言无忌,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孩子能敞开心扉和你谈心。如果家长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孩子不但敢报喜,也敢报忧,甚至敢于也十分愿意把自己最秘密的内心活动告诉你。

      其二,要掌控好谈心的火候。孩子毕竟是孩子,闹一些情绪是难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发脾气时,适时把话题岔开,引导孩子想别的、说别的——很开心的事或很滑稽的事,等孩子的脾气发完了,再与其谈心。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要知道孩子虽小,但心理愿望和成人大致相同:兴致勃勃时,需要有人谈心以分享快乐;遇到困难时,更需要有人谈心以帮助他克服。

      其三,要找准谈心的话题。谈心的内容以孩子感兴趣的人或事为主,诸如今天看了什么,听了什么,学校里发生了什么……选择这些作为谈心的话题,既能让孩子有话可谈,有心想谈,又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谈,了解孩子真实的心理活动。

      其四,要选择好谈心的场所和时机。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单辟一小间房屋作为谈心室,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与孩子谈心是慎重的,不是随心所欲的。在这特定的场所谈心,能有效地集中孩子谈话时的注意力,以免谈话时受外界干扰,让孩子谈话时有安全感,能集中注意力,放开胆子多说心里话。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要尽可能地选择较固定的场所和孩子谈心。此外,要尽可能地利用孩子休闲的时候与孩子进行谈心,当孩子认真学习或专心于某一项活动时,不要与其谈心,因为此时孩子对谈心往往会心不在焉,效果不好。有的家长喜欢在饭桌上和孩子谈心,觉得这样做可以节约双方的时间,一举两得。其实这样做并不好,此时孩子的第一需要是食物,即使和你谈话,恐怕也是应付而已。如果再因话不投机而在饭桌上闹出不愉快,那么不但心谈不好,而且饭也吃不好。当然饭桌上不是不可以谈心,不过谈的话题,最好就围绕饮食展开,其余都免开尊口,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吃饭。

      其五,要注重谈心后的跟踪观察。有的家长与孩子谈心后就放任不管,不注意谈心后的跟踪观察,这就大大地降低了谈心的效果。我们与孩子谈心都不是漫无目的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做了充分准备的。要么是赞扬某个人或某种行为,让孩子效仿;要么是批评某个人或某种行为,教孩子不要效尤;或者对某些人或行为进行评价,让孩子了解做人处事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知道,孩子受年龄、阅历的限制,他们的认识、分析、鉴别、判断等诸方面能力都很有限。而且,不同的孩子,其性格、意志、品质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因此,经过一番认真谈心之后,孩子的表现会各不相同。家长很有必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了解孩子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好地引导、规范其今后的言行,为下次谈心储备足够的谈话素材。

      父母和孩子谈心不是一时一次的任务,而是家长一生一世的事情。随着孩子年龄、阅历、能力的增长,父母和孩子之间谈心的话题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谈心的方式、方法也会做适当调整。但家长有一种心态永远不要改变,那就是永远把孩子当朋友看待,因为只有这样,两代人的谈心才会更加亲和、融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