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抛出第一个问题:成绩不好的原因就是笨吗? 由于职业的缘故,经常有熟人家长带着孩子来找我,当然,多数是成绩不好的学生。有一次,一个孩子由家长带到我这里来,照例还是先做智力测验。测验做完得出结果后,我告诉孩子和他的家长,你的智商是110,已达到中上水平。我是很平静地说出结果,岂料在他们一家三口中引起巨大的震撼。 孩子已经涨红了脸,声音都有点颤抖:“叔叔,是真的吗?” “真是这样的吗?老师,不会错吧?”他的父母也发出兴奋的疑问。 “毫无疑问,我所使用的是世界上最权威的《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至于我的操作水平我一点儿也不怀疑。” “可是老师和我爸妈都一直说我笨。” “那是老师说孩子笨,我们才这么说的。”孩子的父母说。 一家三口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然后我又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作了一些指导,后来听说,这孩子的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他的父母还特意上门对我表示感谢。 对此,我深感欣慰。欣慰之余又引发思索。是我的指导那么有效吗?应该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终于悟出了个中缘由:那是因为这孩子入学时年龄偏小,成绩一直有点跟不上,老师对于成绩不那么好的孩子最通行的解释就是一个字“笨”,因为这种解释可以彻底把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而家长对老师的话深信不疑,故造成了连锁反应,也跟着叫嚷孩子“笨”。于是,来自权威(教师、家长)的暗示把这孩子给催眠了,孩子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笨了。至于学习情况的好转,主要原因不是我的指导有立竿见影之效,而是我使用的权威性的测验工具和我这个多少有点权威性的人所构成的暗示更为强大,他再也不认为自己笨了,回归到自己本来应在的位置上,有了信心,学习更为努力,遇到困难也不再那么畏缩了,成绩当然会上去了。 面对难题,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态度截然不同,前者的反应是:无论这道题多难,我都应该解答出来,否则,岂不是太丢人了,以后怎么混,于是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做出这道题;而后者稍遇困难就会收手,他的本能反应是:我是差生,难题不是我能做的事,何必去做那无用功呢?不同的态度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能说明这一点,有一个神话故事: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将“皮格马利翁效应”作为故事一读了之。如果你是教师或是家长,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对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可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如果发生过,对他们的期望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教师可能在不经意间对学生来一句:“你真笨!” 家长也许在自己孩子在场时对别人说:“我们家孩子不行。” 这些可能都不是真话,说过也就算了,可孩子也许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大人说的话,特别是老师说的话从来都是绝对真理。 如果负面思绪成为一种惯性,那么杀伤力是不可小觑的。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行”,每当遇到困难时,一个念头就出现在脑海中了:这事恐怕不是我能做的,算了吧。但看到别人“行”的时候又每每不服气:“那小子又不怎么样,他竟然会取得成功?上天啊,你真不公平,这种好事怎么就轮不到我头上?” 我们在许多时候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不能跃上事业的巅峰,是因为自己耽误了自己。 有时我们总认为自己不行的原因,并不是来自于我们所经历的种种挫折以及失败,而是经历了这些事件之后我们所产生的心理暗示、心理压力,影响了我们的自我认知,于是对自己的能力、意志力等个性品质产生了怀疑。往往这种怀疑会使我们尽量回避与外界的接触,企图减缓自卑的压力,时间长了,这种逃避心理会使我们遇到事情不敢积极面对,只是消极退缩,而这种退缩正好验证了自己一开始的“预言”——我不行。罗斯福曾经说过“我们唯一该怕的是‘恐慌心理’”。正是这种对成功的恐慌心理使得许多人对成功望而却步。 所以,知道怎么做了吧,那就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给予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多回想自己成功的经历,要能够看到与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的成功,这样都可以提高我们的自我效能感。当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不要做落荒而逃的预备,而是不断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做好,一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