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欲是成才的原动力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庭教育

内容提要:

探究那些在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名人、大家,会发现许多共同点,其中突出的一方面就是他们都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正是牛顿对苹果落地的强烈好奇,安徒生对探知社会风俗、人情百态的热切愿望,达芬奇对一个鸡蛋一百种画法的努力探求才成就了他们后来的伟大成绩。求知欲,是他们成为科学家、作家、画家最重要的原动力。那么什么是求知欲?影响孩子求知欲的因素有哪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们要怎样做才能促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下面的文章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这段时间,一年级的杨杨对生物知识突然有了兴趣。他喜欢各种各样的昆虫图片,愿意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也热衷于和小朋友比赛谁更了解植物的各种本领。妈妈觉得这种“突如其来”的兴趣应该得到进一步鼓励。她因此特地为杨杨制定了新的“家规”,每读一本有关生物的书,就奖励杨杨一张他最喜欢的《风云决》人物卡片。杨杨很开心,配合妈妈开始有目的地努力。但妈妈渐渐觉出不对劲来,不知道为什么,杨杨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不再像以前那么浓厚了,看书往往囫囵吞枣,在每天的阅读之前就斤斤计较地和妈妈讨论今天给他买什么卡片,吸引他注意力的仿佛是《风云决》里神气活现的角色,而不是可爱的生物们了。

      求知欲是儿童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当他们接触到新事物或新技能时,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英国教育学家夏洛蒂·梅森说过,求知欲加完美的注意力,会让孩子拥有无穷的学习动力。但有时候,家长们却发现,求知欲带来的学习动力可能来得快,去得更快,如潮水一般,说走就走。一些家长常常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求知欲强,而自家的孩子却没什么求知欲呢?还有一些家长常常烦恼,为什么自家孩子的求知欲总是只有“五分钟热情”,不能持之以恒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求知欲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影响求知欲的因素

      求知欲作为一种本能,其表现年龄、持续时间、强度和效果等不仅和儿童的先天遗传素质有关,还和环境及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1.遗传因素。

      从19世纪末开始,发展心理学就认为遗传与生物学因素以及生活中的社会各方面因素对儿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从遗传上来说,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求知欲的强弱和表现形式都是不一样的。早慧的儿童可能在很年幼的时候就表现出同龄孩子没有的求知欲望,比如中国古代的甘罗、曹冲、方仲永,国外的莫扎特、维纳、高斯等,而晚熟的人可能到进入中年甚至晚年才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知识渴求,比如达尔文、齐白石、姜子牙等。

      虽然说遗传提供了个人发展的规定性,让人们有了早慧与晚熟之分,但遗传并不是万能的,正如前面说到的,环境也会影响个人遗传基因的表达方式。

      2.环境因素。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布鲁克斯在其2006年写的《为人父母》一书中提到:一个婴儿出生时,遗传基因已经确定,但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分娩后,他们的突触之间的连接就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遗传基因决定了大脑结构的组织信息,但是成长的经历与环境决定了哪些基因得到表达,如何表达与何时表达。

      19世纪中叶,科学家们一度以为大脑的体积越大,求知欲越旺盛,为此还专门比较讨论过成功人士与普通百姓的头部大小。但实际上,今天的科学家们已经了解到,求知欲、创造力、意志力等大脑神经活动的产物,与大脑体积无关,相反,和大脑表皮层中的沟回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有关,沟回越多,连接越多,上述的活动也越丰富。而沟回的多少,与环境刺激有关。

      心理学家们做过一些有趣的关于学习的实验,其中,白鼠与迷宫的主题最广为人知。他们发现,白鼠从出生起,脑表层全部的神经细胞已经具备了,但这些细胞之间的连接还没有形成。

      “如果把白鼠放在良好、充实的环境里,我们能使神经树突保持增长的势头;相反,如果把它们放在单调贫乏的环境里,树突的生长会快速下降。”

      而对这些白鼠的“智力测验”也表明,复杂迷宫里长大的小动物们很容易找到被隐藏得很好的食物,同时也更热衷于探究新的迷宫,另外一组却不行,在新环境下常常表现得呆板木讷。

      这个实验说明,遗传和环境对于求知欲同样重要,遗传决定了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数量,而环境决定了这些细胞之间的连接。求知欲作为一种先天的潜在本能,其后天能否得到强化和最大化的发展,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利于求知欲发展的环境,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教养方式。

      一位上海母亲随先生迁居法国,她和在国内一样,热衷于在家里超前教授孩子大量的语言数学知识。法国家长们知道后,毫不客气地批评这位母亲,认为这样孩子在幼儿园上课时就没有新奇感了,会破坏孩子的求知欲。母亲却不以为然,坚持辅导孩子,孩子也很快适应了在法国的这种“中式教育”,母亲由此认定自己的教养方式很成功。

      这种现象并不鲜见,大部分华人家庭在西式教育环境下都继续沿用国内的应试教育思维。中西教育理念的差异,说明有关成功的判断是有文化差异的。中国文化环境下,大家普遍认为成绩好和因此获得的较高社会地位才是成功的标志,因此,学习过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而西方文化环境下,大家更重视在学习或工作过程中的快乐体验、成就体验,认为在自发求知欲驱动下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心理学家曾把学习的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两大类。

      求知欲属于“内在动机”,指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由此获得的满足感,会使他们把学习本身等同于奖励。而“外在动机”是指学习者希望通过学习去获取学习以外的目标或利益。比如马戏团的小狗,学习钻火圈、算数学、跳障碍,并不是因为它们觉得这些活动的有趣,而是为了获得食物奖励或者避免挨打。换句话说,它们学习的动力不是“求知欲”的内在推动,而是由奖惩这样的外部因素引发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