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听谁的?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华家教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们家三口人,但我在家排第四,还没有咪咪地位高。咪咪是我家的猫,女儿对猫的感情比对我深多了。我们家教育孩子的事情由我爱人一个人包了,我根本就插不上手。本来,我对教育孩子挺有热情的,但我爱人老嫌我管不好孩子,说我讲故事的口气不对,强调不对,手势也不合格,不是这不对,就是那不对。

      后来,我们之间就更对立了,她觉得她在教育孩子上比我有发言权,老说我什么都不懂,就懂业务,不懂教育。我一张嘴说孩子,她就插嘴说:“别听你爸爸的,他懂什么?”或者说:“你爸尽瞎说!”现在孩子也好象有了保护神一样,我让她做点什么,都支使不动她。她们娘俩成子一个同盟,我在家里越来越显得多余,所以我现在一般不管孩子了。

      (糊涂义士)

      在日常的家庭德育中,父母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扮演了两种不同的角色——红脸与白脸,表面上看似一打一拉、一严一宽、一硬一软,夫妻配合默契,实则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培育极为不利。

      如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大多数家庭的认同,因为“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全家人共同参与孩子教育整个过程的情况逐渐增多。我们会发现众多的家庭中一个有趣的“分工”现象,即父亲与母亲、父辈与祖辈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或叫做“父严母慈”。“一严一慈”,“一软一硬”,相互配合,软硬兼施,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时,都是父亲先打骂,母亲来庇护;有的家庭是父母严格管理,爷爷奶奶阻拦。这就造成了主观和客观上的教育态度的不一致。

      现实生活中,这种“分工”可能是有意的,也有可能是在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令人忧虑的是,眼下有很多家庭竟对这种“分工”感到非常满意和默契。家长的良苦用心就是要把孩子教育好,但从根本上就把孩子放在了对立面,并存在诸多弊端。

      这种“分工”模式,直接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影响孩子是非观念的形成,甚至家庭教育失去了作用。充当“白脸”的一方经常在“红脸”大发雷霆或大打出手之后出面打圆场,充当“灭火器”,负责收拾残局、左右局势,这在客观上可以避免事情陷入僵局,但时间长了,孩子在掌握了“行情”,找到了“规律”之后,一旦犯了错误或有了缺点,就会非常自然地去找“靠山”、“寻袒护”,以减轻自己的过错和责任。夫妻态度不一致,还可使孩子学会钻空子,谁能答应他的要求他就去磨谁,并且把父母分成谁好谁坏。一些孩子就是在这种搭配组合中钻空子,出了事只告诉护着的一方,使家长在教育时采取迁就的态度。长此以往,孩子在家里找到了保护伞,以致家庭教育失去了约束力。

      (谭顺康)

      有老人的家庭或是老人带孩子的家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往往是老人喜欢袒护孩子,常常阻挠孩子的父母管教孩子,这也许是因为“隔代亲”的缘故,这就造成了两辈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不一致。实际上,老人惯孩子,父母也是有责任的,这是因为老人和孩子的父母之间缺乏沟通所致。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与老人就都很关心孩子,经常探讨教育方法,也不至于使老人一味地娇宠孩子。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所受到教育应该说都是来自一个合力,即父母、祖父母四方合作的整体效应,全家取长补短形成的最佳合力。父母双方教育孩子的态度应该一致,要严都严,不该严,就不严。需要严的时候严得起来,需要慈的时候能真正有慈。每位家长都应该是有严有慈,集严慈于一身。

      (吴柳)

      专家点评:

      教育子女时家庭成员“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非常不利。它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学会钻空子、看大人眼色行事,甚至制造矛盾,最后难免形成双重人格。因此,家庭教育要注意一致性,应做到:

      1.家庭成员要统一教育思想。即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并在其指导下采取一致的正确做法。

      2.家庭成员间要协调一致,主动配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一致,不能凭感情用事,更不要用自己的教育否定别人的教育。

      3.出现矛盾和分歧时,应在背后协调。家庭成员教育孩子意见不一时,应当背着孩子协调,协调好了再教育孩子。切不可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要把孩子当筹码,去责备对方。这只会于事无补,加剧矛盾。

      4.家庭教育要连贯,要前后一致。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必须保持教育的有序性、连贯性、前后一致性。因此家长须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系统地提出要求,循序渐进地加强和扩大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教育的要求和管理连续不断、前后一致。

      (瞿中贵)

      小编感言:家庭教育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问,夫妻应共同认真学习,在实践中边做边学,统一认识,通力合作,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有所分工,有所侧重。即使发现对方教育子女有不当之处,也不要唱反调,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而是事后再协调,否则会降低教育效果,不利于孩子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