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妈妈“巧”教育,山里娃成了“洋”博士

作 者:
北岩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08年4月16日,现年28岁、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王晨,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获得了生物与环境工程学博士学位。当晚,他通过越洋电话,把毕业的消息告诉了远在中国辽宁的父母。电话里,王晨感激地对母亲李秀梅说:“妈妈,我已经是博士了。我能走到今天,完全是您和父亲辛勤培育的结果啊!”

      那么,李秀梅和丈夫到底有什么高招,在贫穷、封闭的山村里把儿子培养成留美博士的呢?最近,笔者专程赶赴辽宁省义县农村,听这对质朴、善良的农民夫妇讲述他们的教子故事。

      树立目标,激发儿子的学习热情

      1980年春,王晨出生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台子乡,这个地方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山区。王晨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王晨的母亲李秀梅曾担任过村小学民办教师,父亲王海山则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尽管生活在封闭、落后的山村,但是身为教师的李秀梅深知教育子女的重要性,所以她对子女的学习特别重视。就这一点而言,王晨与山村的同龄人相比,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位重知识、懂教育的妈妈。

      李秀梅家教的最大特点就是言传身教,尤其在学习方面,为了给儿女树立榜样,她每天干完家务活,就坐下来看书学习、查资料、写教案;农忙时节,干完地里的农活,不论多累,她都坚持看书。在她的带动下,家里几个孩子从小都养成了好学的习惯。

      王家的三个孩子中,学习主动性高、踏实肯干的首推王晨。他入学时只有6岁,那时,村里没有钱建学校,就把一个养猪场改造成了教室。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都把孩子送到别的学校去了,但王家由于子女多、经济困难,只好让孩子上村里的小学。一天放学后,王晨回到家对母亲抱怨:“妈妈,学校原来是养猪场啊,怪不得教室里整天臭烘烘的!班里好多同学都转走了。”李秀梅明白孩子的意思,嫌学校条件差,也想转学。她暗自庆幸:孩子向往去好学校,这说明孩子肯上进啊!其实,从小在山里长大、吃尽苦头的李秀梅何尝不想让儿子到山外去上学?她知道,这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她的内心深处始终埋着一个夙愿:那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们在这个穷山沟里过一辈子!

      她想趁此机会激发儿子的学习热情,于是严肃地对儿子说:“县城里有的是好学校,妈妈也想让你去。但是那里学生的成绩都很好,我担心你去了之后成绩跟不上。如果你每次考试都能得第一,妈妈就送你去县城读书!”

      小王晨眼睛一亮,问道:“妈妈,您说的话当真?”“那当然了!”李秀梅非常肯定地回答。为了去县城读书,王晨学习起来更用功了。

      文昌宫小学是全县教学条件最好、师资力量最强的学校,当时成了义县许多孩子向往的“知识殿堂”。为了激励王晨,李秀梅决定带儿子到文昌宫小学参观一次。

      一个星期天,她对王晨说:“走,儿子,妈妈带你去旅游。”王晨高兴地问:“妈妈,咱们去哪儿啊?”李秀梅说:“去县城文昌宫小学。”王晨一听,顿时兴奋不已。母子俩乘车来到县城,下车后步行去文昌宫小学和县一中。

      王晨跟着妈妈走进文昌宫小学的大门。看到美丽的校园、气派的教学楼和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他兴奋极了,赞叹不已。在回家的路上,他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对李秀梅说:“妈妈,我一定争取考第一!到时候,您可得说话算话啊!”

      这次“旅游”让王晨亲眼目睹了好学校的风采,他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上课全神贯注地听讲,作业一丝不苟地完成。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并跃居班里前三名,尤其是数学成绩特别突出,几乎每次考试都是满分。

      积极帮助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

      课余时间,王晨喜欢一个人到山上玩,看漫山遍野的花草,摘野果,闻花香,快乐极了。

      有一次,王晨在山上采了一串野葡萄,把它拿回家问妈妈:“这能吃吗?”李秀梅一看有些生气,心想:你不好好学习,乱往山上跑什么?再说,一个孩子在山上不安全。于是,她对儿子说:“你认真读书就行了,其他的管那么多干吗?山上很危险,经常有狗熊出没,以后不要再去了。”

      王晨见妈妈反对他上山玩,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可是没过多久,他又偷偷跑到山上玩,并采了许多野生山药。回到家里,他又问妈妈:“这些是我在山上挖到的,它叫什么?有什么用?能吃吗?”这回李秀梅告诉了儿子:“这是山药,不仅可以吃,还有保健功效,而且可以做成美容化妆品。”王晨一听来了精神,立刻央求妈妈教他制作化妆品。看到儿子的幼稚劲儿,李秀梅笑着说:“制作化妆品很复杂,咱家没有那样的设备,只有大城市里才有。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这样的事情一连发生了多次,李秀梅发现儿子对身边的东西,特别是对山里的动物、植物十分感兴趣,而且观察细致,善于思索,她暗暗高兴,心想:既然孩子对花花草草有这么浓厚的兴趣,何不给孩子提供方便呢?如果在生物方面多加引导,把儿子培养成生物学家也好啊!

      从此以后,每逢周末,她都放下手中的活儿,带上干粮,领着王晨上山,教他认识山上的各种动物、植物。李秀梅的做法被村里人视为“吃饱了撑的”,但她毫不在意,一如既往地坚持了好几年。在妈妈的引导下,王晨9岁时就已经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几百种动物,能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说出它们的主要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