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配做我的女儿 京京的妈妈家里家外都是一把手,连父亲也要让她三分。京京面对母亲格外小心,常担心哪句话说得不合适而冒犯了她。 面对升入初一以来的第一次家长会,京京真想把通知书交到出差在外的爸爸手中。她升入中学后学习还不适应,期中考试成绩在班上排在中等水平,她知道妈妈开完家长会后一定要痛骂她一顿。 果然如此,妈妈带着一脸的不悦从班里走出来,径直奔向京京,简短地说出一个字——走! 京京悻悻地跟在妈妈身后,她知道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她胆怯地钻进车的后排座,妈妈头也不回地发出命令——坐前面。 京京不得不坐在副驾驶位上。 妈妈一边启动汽车,一边严厉地问:“说,怎么考这么差?” 京京低声说:“我也不知道。” “你上学,你考这么差,你还不知道?”妈妈的语气充满了气愤。 “对不起。”京京小声说。 “我为你付出还少吗?星期天带着你到处学习,你考成这样,对得起我吗?” “对不起。”京京眼泪流了出来。 妈妈一脚踩住刹车,右手打开京京身边的车门,愤怒地说:“下车!你不配做我的女儿。” 京京被妈妈赶下车,用脚丈量着土地,不知该去何方。她知道妈妈是个女强人,是个比男人还能干的女人。妈妈总是不停地提出要求和发出一系列的指示,希望京京能够出类拔萃,而京京似乎从没做到令妈妈满意。她的心中充满了自卑和无助,她试图报复,但又无能为力。 脆弱的京京自从那次事件之后,患上了考试焦虑症,每逢考试总处于极度紧张惊恐状态,以至于出现生理的变化——发高烧。京京妈妈也感到奇怪:“为什么一到考试,孩子就发烧呢?” 点评 京京的发烧症状有其心理因素。她不能确定自己能考出让妈妈满意的成绩,而发烧是最好的借口:发烧——成绩不理想——妈妈不追究;不发烧——成绩未知——妈妈的态度未知。在发烧的症状下,京京获得了心理的“满足”,回避了妈妈的斥责。 许多母亲以孩子的学业成绩和行为习惯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对孩子学业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投入了很多精力,并寻求子女的非物质回报,如听妈妈的话、按妈妈要求去做、取得好成绩等。这类母亲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模式塑造孩子,对孩子横加指责和批评,不允许孩子有一点闪失,殊不知孩子的人格成长和个性发展在无形中被剥夺和摧毁了。 沉默的反抗 小强越来越不愿意和妈妈说话,回家后常立即将自己的房门关上,躲在自己的独立空间里,而妈妈经常不打招呼推门就进。一天,小强把门反锁上,以示对妈妈的抗议。妈妈发现门被反锁后,立即取出钥匙把门打开。 小强生气地说:“妈,我都说过多少次了,您进我的房间就不能敲门征求一下我的意见吗?” 妈妈理直气壮地回答:“敲门?这房子是我们买的,你是我养大的,我进你的房间还要敲门?” 小强无奈地说:“我现在不是3岁的孩子了,我也有隐私,您给我一点最基本的尊重好不好?” “隐私?你个小毛孩能有什么隐私?昨天洗澡的时候还让我给你搓背呢,别动不动就跟我说什么隐私不隐私的。” “您……”小强气愤得说不出话来。 母亲一脸的不屑,盯着小强说:“我看看你干什么呢?功课做完了吗?以后回家不准关门,咱家就3口人,你关什么门啊,你想防着谁啊?除非你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母亲敞开屋门,转身进了厨房继续做饭去了。 晚饭时间到了,妈妈多次叫小强吃饭,他忍着饥饿,坚持着无声的战斗。 母亲走进房间,开始数落:“你一回家就关上房门,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我监督你是为你好。我担心你看不良刊物,担心你玩游戏,更担心你上黄色网站……”母亲不停地唠叨着,而小强坚决不回答,头脑中思考着:你越这样担心,我越做给你看。 点评 孩子长大了,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希望有隐私权。而在家长的眼中,孩子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无论他的年龄有多大。家长否定孩子的独立,要求在任何时候都要透明呈现在父母的面前。面对这种强势力量,孩子要么形成强烈的依赖感,变成小“乖乖”,失去自我,一切听凭家长安排;要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战斗的格局,家庭笼罩在剑拔弩张的氛围之中。 貌似民主的专制 小雨的妈妈知道要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权利。而小雨面对妈妈的民主,越来越不领情,无论问她什么,统一回答:“行行行,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妈妈不解,难道小雨不喜欢这种民主的家庭氛围? 做晚饭的时间到了,妈妈问:“小雨,我们晚上吃面条行吗?” “行行行,您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吧。”小雨回答。 妈妈急了:“我和你商量,你怎么总是这种态度。” 小雨也急了:“商量,您有过商量吗?最后还不都是您说了算?如果我说不吃面条,想吃饺子,您一定又说我不体谅您的辛苦,您还有一堆家务事没做,非说到我同意吃面条才肯罢休。” “我不是问你行不行吗?” “那我说不行有用吗?上次我买裤子,你问我白色和黑色喜欢哪一条,我说喜欢白的,您不停地说白的容易脏,不好洗,到最后还得听您的买条我不爱穿的黑裤子。这种事多了,所以您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