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讲述 我的孩子劲劲今年13岁,初二学生,曾是个很出众很优秀的孩子,整个小学五年里,他从没让我失望过。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和他爸为他选择了一所全国很有名的寄宿制学校,一是想让他锻炼一下独立生活的能力;二是学校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可以为我们减轻一些负担。我们刚开始担心他不习惯住校,可是他一星期就适应了,还学会了洗自己的衣服。 然而第二学期后,劲劲突然一下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学习没有主动性,很拖沓,而且作业也很马虎。说他做错了,他能找到错的地方并且改正,以后做,还是错。我看很多高考状元们都有“错题本”,但劲劲多写一个字他都觉得很吃亏,以前他不是这样的。有关学习态度与习惯我觉得说的道理太多了,他都当成耳旁风了。说他的时候他都答应得好好的,回过头来他要怎样还怎样。再有,他时间观念不强,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最可恨的是劲劲新添的毛病,不知道他脑子里整天都在想什么,谁的话都不放在心上。老师反映过,说刚布置了作业,他就问,老师,作业是什么? 我与他聊学校的情况,问能不能吃饱?有没有人欺负你?作业做得怎样?上课有没有认真听?他回答得含含糊糊,我们再追问得细一点,就不耐烦了。以前他喜欢打乒乓球、羽毛球,提到这个他就有劲头,现在却变得很慵懒。双休日的早晨我想让他去打羽毛球,他都不肯,说是没场地。但他对网络游戏却很上瘾,经常是快到规定的时间又请求延时,有时候我很同情他,也清楚如果我坚持拒绝的话,气氛会很僵,就答应他。为了玩游戏你让他干什么都会答应。为了劲劲,我最近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书,但一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目前我很迷茫,没有方向,面对亲手养大的孩子有一种陌生的感觉,真的是让我寝食难安啊!唯恐说少了耽误孩子,结果刚好相反,越想做好,越是做得不好…… 迷茫的劲劲妈妈 案例分析 劲劲妈妈的问题表面上看,讲的是孩子因离开母亲,而变得陌生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没有准备好的母亲,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感到束手无策。 小学生的特点是告别幼儿时期,自我意识萌芽,并随着年龄增长意识增强,更依赖于他人的评价,尤其教师和家长的肯定,因此,妈妈和老师的话对他们很有效。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想脱离家长与老师的“束缚”,有一句熟稔的家长牢骚话就是:“这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这是孩子成长的正常现象,就是劲劲不住校,仍然会有些妈妈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但因为住校,又会遇到更多一些相关新问题的出现。 住校的孩子每周回家一次,做妈妈的自然很希望多了解一些孩子的情况。从劲劲妈妈对孩子询问上看,可以看出她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而这种过度的关注容易给孩子造成压力与反感,认为家长不信任他,剥夺他的自由。相反,对孩子生活方面家长要求不高。点滴进步家长满足地表扬与鼓励,恰恰是孩子进步的动力。劲劲妈妈也意识到自己把道理讲得太多了,对孩子已经失去作用了。这种情况的症结在于家长针对一个问题,反复地从单一角度地讲,多次提,但问题仍然作为问题出现。那么不是问题的原因,而是应该从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找找原因,换个角度和方式与孩子谈话。厌烦和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少,避免劲劲含含糊糊回答妈妈的问话。 劲劲的妈妈说儿子没有时间观念,按劲劲的年龄与经历来说,他拖沓的原因更可能是因为有没有兴趣导致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劲劲妈妈可以教孩子利用统筹方法来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进而节省时间、提高做事的效率的技巧,这对形成时间观念很有必要。包括劲劲的粗心,马虎都可能是没有兴趣导致的。从劲劲妈妈的叙述中,言语间充满了抱怨的成分,抱怨的同时,强化了孩子消极的行为,不妨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围绕细心做文章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父母换成赏识的眼光重新处理与孩子关系。 家长对策 第一,根据家庭与孩子的具体情况,理性选择是否让孩子住校。对于思想发育尚未成熟、自制能力不强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个性及习惯、品德及修养养成的过程中,需要父母亲情关注和引导,走读的效果好。但当客观原因存在时,如居住地附近没有中意的学校,家长工作忙碌无暇或没有能力指导与管理孩子,寄宿是家长们的最佳选择。寄宿学校的优势,全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时间充裕、安排紧凑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有利于减少社会不良场所、不良习气对孩子的侵蚀,让学生远离外界诱惑。 第二,培养孩子各种能力,全面提升孩子素质。家长为青春期的孩子而做足充分的准备。凡是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逐步放权给孩子,如物品管理、用钱的计划、自我能力的管理等等,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及时做好孩子“离家”后的心理转变工作。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独立性弱的孩子给予鼓励勇敢地放手,独立性强的孩子信任的同时规矩约束,免得没有家长在身边放纵自己。多和孩子同寝室的同学交流,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扼杀住孩子身上新滋生出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倾向。 第三,密切关注,遥控有度。住校生与家长沟通的时间较少,不利于家长随时发现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因此家长要与老师联系沟通,尤其当孩子出现的一些反常行为,向孩子询问是门学问。与孩子的谈话要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适时、适地、适度,提出孩子感兴趣,愿意交流的问题,从而引导孩子积极向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