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事都怪我们家太有钱了吗?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莫愁(家教与成才)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9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孩子不成才跟家境富裕有直接关系吗?

      现在有一些家庭,经济上虽然富有了,但孩子却不成才:讨厌学习,好逸恶劳,不尊家长,不敬老师,纨绔子弟的习气日甚一日,离原定的人生目标愈来愈远。

      家长想到自己的事业不但后继无人,偌大的家产反而要葬送在不肖子女的手上,便忧心似焚,痛苦不堪。他们常常有这样的反思:“都怪我们家太有钱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如果我们家很贫穷,我的孩子就不会如此不懂事了。”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按道理讲,富人家的孩子物质条件、生活环境比较好,又有机会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他们比起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应该更容易成才。

      事实上,成才与家庭的富有并不成反比例的关系。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早期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各个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许多人的家庭都是十分富裕的,如詹天佑、钱学森、竺可祯、茅以升、胡适、郭沫若等等。可见,家庭富裕与孩子的成才并不是对立的,关键是教育要得法。

      富裕的家庭该如何教育子女?

      那么,富裕的家庭怎样才能教育好子女呢?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家长必须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迈什么步,孩子们就会走什么路。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家长就必须做一个恪守道德规范、富有爱心、积极上进的人。

      如果家长有钱后,生活糜烂、堕落,成天花天酒地,浑浑噩噩,那么他又拿什么去正面教育孩子,又怎么能够让孩子变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进取心、有毅力、刻苦学习的人呢?

      靠勤劳致富的家长,应该不断地告诉孩子自己艰苦奋斗、积聚财富的过程,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家庭财富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一点一滴得来的。

      第二,家长一定要带头过艰苦朴素的生活。

      我们有些家长,可能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生活很贫困,子女也跟着自己过了一段寒酸的生活,一旦他们富有了,就产生了一种补偿心理,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总是有求必应,甚至孩子没有提出物质要求,也主动给予孩子与他们的年龄、身份不相称的物质享受:穿的是名牌,吃的是山珍海味,玩的是海外奇景,一个月的零花钱甚至超过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最后自然就养成孩子大手大脚、挥金如土的毛病。

      中小学生的心智多未健全,没有自控力,是非判断力差,有了钱以后,一不小心就会学坏。所以,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在家庭里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要让孩子过平民的生活,严格控制零花钱。如果家长自己一掷千金,那么他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能有什么效果呢?

      第三,家长应把培养孩子的事情放在首位。

      富裕家庭的家长大都工作忙碌,许多人只是把家当作休息的地方,早出晚归,有的一天甚至几天都和孩子说不上一句话。这种“失教”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孩子感到孤独,便会沉溺于网络所营造的虚拟世界,或参加一群不良少年的团伙。孩子的教育是有时间性的,一旦养成了恶习,要想纠正过来,是十分困难的。

      家长要时时刻刻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与他们的精神状态,要尽最大的努力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辅导孩子学习,和他们交谈,陪着他们游玩,同时和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向,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的苗头,一定要设法解决,把不好的事情掐灭在萌芽之中。

      如果对孩子放任自流,以为让他们吃好穿好,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就行了的话,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中国有句古话,叫“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责无旁贷的。

      第四,要培养孩子的平等思想。

      绝不能让子女因为自己家里有钱了,有地位了,就产生一种优越感,瞧不起穷同学。要告诉孩子,这些钱,不是你挣来的,这样的地位也不是你自己获取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不要看现在是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将来也有可能人生境遇一落千丈,跌入低谷。相反,那些穷人家的孩子,经过自己刻苦的努力,会逐渐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所以绝对不能鄙视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孩子,而应主动地与他们交朋友。

      要通过反复教育,让子女认同这样的标准:品德高尚,积极向上,成绩优秀,爱动脑筋,不畏困难,又有远大理想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而不是那些穿戴着名牌,吃着山珍海味,不思进取,无所事事的孩子。

      第五,要让孩子参加劳动。

      欧美国家的家庭在这方面的教育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再富裕的家庭都一定要让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有能力洗碗的时候,就让他们洗碗;有能力整理家务的时候,就让他们整理家务,到了一定年龄,则让他们到社会上去打工,勤工俭学,以培养他们艰苦劳动的习惯,让他们在劳动中切身感受到财富来之不易,从而对财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而我们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上了大学,却还不会洗袜子,一些孩子的衣服,都是周日回家的时候,交给保姆洗的;如果是到外地上学,一次买几十双袜子,每天换一双,穿后即扔。这种大小姐、大少爷的生活习惯,怎么可能会养成热爱劳动的观念,怎么可能在走上社会以后去艰苦奋斗呢?

      当然,每个家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也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式。富裕或者贫穷,并不能直接决定教育孩子的结果,家境富裕的家长们只要能做到本身是高素质的,教育的目的是明确的,手段是正确的,对孩子是时刻关注的,那么,再富裕的家庭,子女也照样会成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