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与相关理论综述 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制度下,劳动市场内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劳动市场分割,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劳动市场的开放性与整体性的表象背后,劳动市场是分割成不同层次的。虽说劳动市场分割可以是多元的,但在经济学界常以二元性对劳动市场的分割加以概括,并形成了二元劳动市场分割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福利条件好,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其收入低、福利条件差,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郭丛斌,2004)。因此,对劳动市场分割的分析研究是认识社会经济现状的必要组成部分。 劳动市场的分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演变特别是城市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联。譬如,一个社会的现代经济产业的扩展与提升会增加主要劳动市场的工作岗位,从而使得主要劳动市场得到发展。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变革过程,包括了人口向城镇的集中过程,产业的转换过程,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以及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经历着空间的转移过程以及产业的再分配过程,对劳动市场分割特征及其演变的分析研究,为认识掌握城市化的机理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因为劳动力的空间转移过程本身也就是人口城市化的过程,劳动市场的分化、分割、演变,体现了区域经济集聚重组以及城市地域扩展的过程,移入城镇的劳动力所产生的居住、通勤、教育、医疗以及娱乐方面的需求及其对传统城市社区的冲击,都体现了城市生活方式的演变。对劳动市场的分割形态以及分割机制的研究,不仅对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和空间的不平等有着重要意义,也能对如何制定指导城市化发展的有效政策与法律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正是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年来,在中西方人文地理以及相关的学术领域,对劳动力市场的动力机制及其分割形态的研究方兴未艾(李萍和刘灿,1999;王飞凌,1999;沈志义,1999;郭丛斌,2004;王怀民,2005; Massey,1995; Hanson and Pratt,1995; Pratt,1999; Preston and Giles,1997; Dickens and Lang,1998; Hiebert,1999; Bauder,2001),分析家们已经发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广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成主要和次要市场的证据(程贯平和马斌,2003;郭丛斌,2004;王怀民,2005;史晋川和战明华,2006;Boston,1990; Gindling,1991; Hanson and Pratt,1995; Hiebert,1999; Leslie,2000)。这些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包括种族、民族、性别等等(郭丛斌,2004;王怀民,2005; Boston,1990; Gindling,1991; Hanson and Pratt,1995; Hiebert,1999; Leslie,2000)。 从经济和社会学角度看,学术界对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关注基于两个方面。首先,分割了的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市场失去效率的主要表现之一,这是因为,将一大部分劳动者隔离于许多劳动市场以外,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劳动市场适应经济变化的可塑性与能力(Anker,1997)。 其次,各个层面上的劳动市场分割,包括性别、民族,种族,移民等,促成了社会群体的边缘化,并造成和加大社会的不公正,阻碍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态特征、形成过程以及动力机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其研究成果可直接为发展具有中国特点的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间,中国在其从计划经济转型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已经经历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变革(Lin,1997; Oi,1999)。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包括新的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形成(Taylor,1988)、劳动的社会与空间分工的重构(Li,1997)以及劳动市场分割的出现(Parish et al.,1995; Xu,et al.2005)。相对于这些令人瞩目的劳动市场的变化,学术界对地方性劳动市场的研究是相对不足的,无论是在理论的提出还是在实证分析上,对我国在经济转型中劳动市场特点与发育机制的研究,都应该进一步加强。 对某些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边缘化过程提出解释,是劳动市场分割理论的中心议题。劳动市场分割理论的提出始于新古典经济学,到现在已经包括了制度分析在内的多种学派。新古典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理论对劳动市场的论述,是基于这样两个基本假设:工人与雇主都是经济理性人、劳动市场始终趋于有效的运作(Gunderson and Riddell 1993; Anker,1997)。这样的理论前提,促使经济学家们通过对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因子的检定,来阐述劳动力市场分异的问题。劳动的供给因子主要与工人的禀赋条件(譬如受教育与培训情况)、限制因素(譬如语言障碍、有孩子)以及工人的选择(譬如要求的工作环境)等有关;劳动的需求因子包括了由追求最大利润的雇主所规定的工作与岗位有关的特征(譬如技能要求)。在一个完全开放的竞争性劳动市场,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关系决定了雇主支付工人边际产品价值,不同产业间和社会群体间的工资差异是劳动市场动力过程的必需产物,也就是说,就业所得必然是工人的生产力的函数(Gunderson and Riddell 1993)。诸如首要市场和次要市场等分割性劳动市场的形成,从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常被认为是短期市场不完善的结果,而不是什么不可名状的长期市场异化。劳动市场中竞争力量间的长期相互作用会推动市场间的流动性,进而促使形成工人工资趋同的总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