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日期:2008-06-28 文章编号:1007-7588(2009)01-0116-07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急剧扩大。尤其是目前正经历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耕地资源日益受到工业和城市等土地利用的经济竞争,耕地非农化的进程在短期内无法逆转[1,2]。1986年-2005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2%;同期,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全国共有378.80×
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相当于2005年耕地面积的3.1%,平均每年约有18.94×
的耕地转变为非农用地。 按照Mankiw等的新古典增长模型[3],土地的供给弹性不为零,即土地的供给会随着经济发展发生变化。当前,我国东、中、西部各省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土地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战略的差异性,决定了各地区之间耕地非农化的规模和程度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很多学者对我国耕地非农化的经济驱动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4~9],但针对耕地非农化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的专门性研究还较少。弄清楚耕地非农化区域差异的现状、格局与趋势等,对于反过来思考我国耕地的调控政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含义。 鉴于此,主要利用基尼(Gini)系数、希尔(Theil)系数、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1986年-2005年期间我国耕地非农化的区域格局、区域差异及构成,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耕地非农化区域收敛的可能性及特征。 1 耕地非农化的区域格局 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年鉴(1986年-1998年)和中国国土资源年鉴(1999年-2006年)①。 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分区办法②,首先对1987年-2005年我国耕地非农化的空间格局进行描述,发现耕地非农化的规模和程度基本上按东、中、西依次递减。 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总数为1.22×10[8]
,其中东、中、西地区耕地面积分别占全国的25.2%、37.9%、36.9%。同比1987年,三大地带各占全国耕地总数的29.9%、38.7%、31.4%。由此可见,1987年-2005年间东部的耕地减幅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该阶段全国耕地非农化面积总计达357.38×
,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占47.9%、27.3%和24.8%。图1显示,1987年-2005年东部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中部变化不大,西部除20世纪90年代中期外,比重一直较小,但近3年有增大趋势。 2000年-2005年的年均耕地非农化面积的空间分布(图2)大致呈由东往西梯次递减趋势,区域差距明显。西部除四川、重庆、云南外,耕地非农化年均面积都在0.5×l0[4]
以下。东部以江苏(2.25×
)、山东(2.13×
)、浙江(2.03×
)的耕地非农化规模最大。 从2000年-2005年的年均耕地非农化率的空间分布看(图3),耕地非农化率基本也是由东往西递减。东部除辽宁、海南两省外,其余地区普遍较高。但西部的四川、重庆、青海的也偏高。
2 耕地非农化格局的区域差异 针对目前的耕地非农化区域格局,采用基尼(Gini)系数、希尔(Theil)系数两种指标来进一步分析其区域差异。基尼系数的计算采用基尼1912年提出的直接计算法,公式为:
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按基尼系数的衡量标准,我国耕地非农化的区域差异程度较大。并且两个指标都表明,1999年以来耕地非农化的区域差距在扩大(但2005年又开始有所转变)。 为了弄清楚区域差异的来源及构成,按照东、中、西的分区原则对希尔系数进行区域分解。希尔系数的分解办法为将所有地区划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