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动态及其优化策略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彦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翟荣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原文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在区域上粮食生产重心出现“北进中移”的态势,粮食产销格局已由“南粮北调”转变为“北粮南调”。利用相关统计资料,简要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变化趋势。从生产和消费角度,基于区域粮食产量差异和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对1990-2005年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其结果验证了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动的总体特征。在全国人均粮食产量略有增加的背景下,部分省区人均粮食占有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省区的粮食生产呈现快速下降态势。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当在发掘各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同时,充分发挥粮食作物的区域比较优势,保障和稳定基地化的农业生产,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9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9)01-0001-05

      修回日期:2008-12-15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粮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粮食生产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主体[1]。新中国建立之后,解决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关注的大事[12]。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引发了关于中国粮食的世界性讨论,使中国粮食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2-3]。立足国内,实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安全,成为中国粮食战略的基本准则。因而,着眼于中国粮食生产的阶段性及区域差异性,揭示中国粮食生产演进的时空规律及其深层次原因,对于优化粮食战略、创新农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 中国粮食生产的变动特征

      1.1 波动攀升走势

      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在波动中有所下降,而粮食总产量在波动中呈现攀升走势。1956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6亿,为历史最高,200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0.99亿,为历史最低。1949-1996年,中国粮食产量水平相继跨越了2,3,4,5亿t等4个台阶。1949年粮食产量为1.13亿t,经历了17年后,到1966年达到2.14亿t;1966-1978年的12年间,粮食产量达3.05亿t(1978年);1978-1984年的6年间,粮食产量达4.07亿t(1984年);1984-1996年的12年间,粮食产量达5.05亿t(1996年);而1996-2007年的11年间,粮食产量经过2003年的低谷之后,到2007年为5.01亿t,不仅再没有跨越新的台阶,而且还尚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5.12亿t(1998年)(图1)。

      1.2 单产助推总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因而带来粮食单产水平的逐步提高。195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1.64亿t,1998年达到5.12亿t。同期,粮食单产水平由1 322kg/提高到4 502kg/。1952-1998年,中国粮食总产增长2.13倍,年均增长2.51%,粮食单产增长2.41倍,年均增长2.7%。中国粮食单产水平变化与粮食产量水平的变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4]。1949年粮食单产量为1 029.3kg/,经历了21年后,到1970年达到2011.9kg/,单产跨过了2000kg/的台阶;1970-1978年的8年间,粮食单产达2527.3kg/(1978年);1978-1984年的6年间,粮食单产达3608.2kg/(1984年),单产跨过了3500kg/的台阶;1984-1992年的8年间,粮食单产达4003.8kg/(1992年),单产跨过了4000kg/的台阶;1992-1998年的6年间,粮食单产达4502.2kg/(1992年),单产跨过了4500kg/的台阶。可见,中国粮食总产量的增加总体上主要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