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日期:2007-12-25 中图分类号:C922;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398(2008)05-0112-07 从世界范围和经济发展的纵深角度看,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迁移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社会现象。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都有大量的研究将人口与劳动力迁移,尤其乡-城迁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当前国内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进入了专题分析后的再次集成研究阶段,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本文将简单回顾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流派,地理学学者的研究视角变化和国内地理学者的主要工作,并结合地理学的特点、趋向,对地理学如何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提出建议。 1 劳动力迁移的四类分析框架 人口在产业间、地区间的转移、流动是一个经常现象。自1885年E.G Ravenstein发表了关于迁移的论文后,人们开始对人口迁移的动因、规律和影响进行探讨。到了20世纪,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问题催生了很多迁移理论[1],这些理论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人口迁移现象及其内在机制,本文大致将其划分为四类分析框架。 1.1 结构转换理论② 1954年,阿瑟·刘易斯提出了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理论模型。他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经济部门,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现代化的工业部门是增长的主导部门,只有工业部门的发展才能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低于工业部门,这种差异决定了两部门劳动者出现了收入差距,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2]。城市企业以较低的工资雇佣流入的农村劳动力,获得较高的利润;利润又进一步转化为资本,扩大生产,扩大对流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雇佣。这一过程反复进行,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吸尽,二元结构消失[3,4]。 拉尼斯和费景汉在接受无限劳动力供给假设的基础上,纠正了刘易斯忽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的缺点,进一步细化了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5],重视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因此也更接近现实,但同样忽略了城市失业。 1.2 个人决策、成本-收益分析迁移理论 1.2.1 托达罗模型 在当代的一些发展经济体,工业化过程并没有消除贫困,城乡迁移反而造成大量的失业。由此,在经济学中形成了“托达罗传统”。托达罗模型[6,7]认为个人是经过了迁移的成本-效益权衡后才做出是否迁移的决策(成本包括旅行费用、找到工作之前维持生活的费用等等,效益包括较高的收入,也包括发挥自己的潜力)。城乡迁移是由于城乡之间预期收入差距的存在,预期收入与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有关。即使城市存在大量失业人口,只要城市的预期收入高于农村,则农村人口就向城市流动[8]。
1.2.2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将劳动力迁移看成一种长期投资,迁移决策是对长期收益的理性反应[10]。移民倾向于选择向收益快的区域迁移。如果移民进入一个公开竞争的市场,他们在迁入地的经济成就主要取决于其人力资本水平。Chiswick[11]与Borjas[12]等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移民者在原住地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并用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和其他劳动技能来代表其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理论还考虑了区域迁移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源于对目的地社会经济状况的不了解或可能失业,区域迁移的风险越大,不确定性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低。 人力资本理论整合了诸多迁移成本和收益,可很好地解释劳动力迁移的选择性,如与其他劳动力相比,通常年轻、有技能、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更可能迁移到其他区域。其主要缺陷是这个理论假设移民可以获得完全信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成本与收益,而且许多迁移相关的成本与收益是不能测量的,也没有说清移民获取迁移信息的渠道。 1.2.3 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把劳动力迁移看成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强调个体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移民的微观迁移来理解宏观的区域迁移模式。行为学派发展了很多模型,其中Clark模型强调潜在移民个体内在的和外在压力对其迁移决策的影响。魏后凯等人根据克拉克的模型,发展了一个劳动力区域迁移的行为决策模型[9],这个模型把迁移决策过程分成两个阶段:潜在移民个人内在需求和周围环境决定一个区域的效用,如果区域效用没有达到他的满意程度,则他应该决定迁移;一旦决定迁移,接着就需搜寻其他信息阶段,分析比较各个区域的效用,理性的迁移决策应是迁移到区域效用最大的区域,如果暂时没有比本区域更高的选择,他则选择暂时停留在原区域。 1.3 受家庭、社会结构影响的收益-风险分析框架 1.3.1 新迁移经济学 移民的新经济学[13]开始分析家庭福利最大化条件下的劳动力转移行为。新迁移经济学认为,人口迁移的决定并不是由独立的个人做出的,而是家庭成员共同做出的,决策时考虑分散家庭风险和改变相对收入水平。新迁移经济学主要有两种理论:①投资组合理论。由于农业收入波动较大,农村家庭要对内部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配置,派出部分成员外出从事非农产业以消除或减缓家庭收入的不稳定性。②契约安排理论。家庭成员之间暗含着一种合约:家庭成员首先对转移者提供资金帮助,进行投资,如对其教育的投资,转移者工作赚钱之后向家庭提供其部分工资收入,从而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此外,O.Stark和E.Taylor[14]等人用“相对感”解释迁移问题,即迁移不仅受到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动,还受到农村户与户之间收入相对差距、参照系变化的影响。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理论分析对于中国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重亲情,契约安排理论有存在的根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