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柴彦威,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学系。(北京 100871);沈洁,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

内容提要: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日常活动系统是人类空间行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反映行为空间形成机制、分布特征及其与实体空间的相互关系,并为城市社会生活及其空间体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通过行为空间研究中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基于日常活动空间的活动分析法能够很好地整合和处理这些问题,在对活动分析法相关概念和几个重要方法介绍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9 年 02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08-04-13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8)05-0594-07

      1 研究背景

      人文地理学家一直把人类行为及其与所处系统的经济、社会等因素间的互动关系作为其研究焦点,但传统人文地理学往往把人类行为看成是相对稳定且可重复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认为人类行为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因此,大多数人类空间行为研究都局限在汇总层面上,并特别关注经济活动、人流、物流的区位特征,关注特定现象的数量和密度的空间变化。自1960年代起,人文地理学家开始认识到,人类的空间行为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非想象得那么简单,个人对环境的认知偏好及经济因素以外的社会文化制约等与人类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待深入的考察。因此,研究开始从以前重视形式与结构的描述向重视过程的描述和解释转变,“事物和现象是怎样并且为什么出现在其所存在的地方”成为新的以过程为导向的研究主体[1],行为地理学就此兴起。早期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汇总层面上的人类行为特征,并强调个人对于物质环境的选择和偏好;其后,在结构化理论的影响下[2],行为研究转为强调外部环境的作用,关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道德和其他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着眼于日常化、结构化即从过去只注重空间行为、例外行为逐渐走向空间中的行为、日常行为的研究,无意识的、非探索性的、反复空间的经验行为开始成为焦点[3]。

      在这一趋势下,城市日常活动系统的研究成为人文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在城市地域中,关注个人行为与环境互动及其深层作用机制的重要体现。城市日常活动系统指的是由城市居民在进行各种日常活动(如通勤、家务、休闲、购物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空间体系,是个人惯常的、连续的行为所形成的空间形态与结构系统[4]。在有限的时空间资源下对于该系统进行研究,跳出了传统行为地理学过于强调环境感知的局限性,考虑不同主体日常活动所构成的城市行为环境对于个人行为的整体制约;此外,从社会文化深层结构中找寻城市生活背后模式化的原因,也为从微观层面上理解城市社会及其空间体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其中,人类活动分析法(human activity approach)通过移动出行将日常活动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连续统一起来,突出出行行为与城市功能结构的相互影响;随着其理论和方法的日益成熟与深化,成为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研究等领域的热点①。

      相比而言,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5]。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研究的相关学科,包括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逐渐开始关注城市中个体人的需求,居民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研究已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兴趣②,基于个体行为的城市研究及其规划应用已经成为中国相关学科研究关注的热点[6]。与此同时,基于个体行为的实证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开展:①对城市居民通勤、购物、休闲等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侧重于空间行为的特征和决策机制分析[7~9];②基于城市居民的认知和意向视角的认知行为空间及城市意象研究[10,11]以及特定活动空间形成与分布规律[12];③从行为空间的微观视角考察宏观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如利用出行行为分析城市商业中心结构[13]、从市民消费行为特征研究城市商业空间变化[14,15]以及基于通勤行为的城市空间的解读[16]。但总体来看,我国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要么局限于单一活动和出行行为,忽视了日常活动的多样性及相关性;要么强调移动-活动行为的时空连续性,却缺乏与宏观空间背景相互作用机制的探讨。行为空间理论所强调的“个人的决策机制”和“个人与周围环境作用方式”两方面的理论探讨相对缺乏,数据获取、统计方法和空间模拟技术等研究方法方面尚待加强。因此,本文对人类行为空间与城市活动系统研究中关于时间与空间、选择与制约、活动与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在引入活动分析法相关概念和重要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完整的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行为空间研究框架。

      2 行为空间与活动空间的研究

      1960-1970年代,个体在大范围城市环境背景下的行为空间(Action Space)的研究开始兴起,议题的要点是在客观环境下人们对特定地方的感知效用以及他们如何划定自己所熟悉的或者是进行交互作用的地方和空间的范围[1]。Horton和Reynolds较好地归纳出行为空间的概念模型[17],认为个人因素在其对外在客观空间结构的感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其居住位置成为最重要的节点。

      活动空间(Activity Space)是个人进行大部分日常活动的空间,可以看成是行为空间的子集。活动空间代表了个人与环境的直接接触,而这种接触对于人们形成和划定自身行为空间范围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活动空间也就代表了人们获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其所生活的环境相联系的重要过程[18]。活动空间是理解个人行为最为主要的方面,其研究问题集中体现了行为空间研究中的关键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