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S-09;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08)03-0003-13 太湖地区圩田史研究是中国水利史的重要课题。自缪启愉先生对圩田网络系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之后,张芳对圩田的微观形态进行了技术细节的进一步研究,滨岛敦俊对明清时期的圩田水利社会史进行了有意义的考察。[1~3]然而,在这一号称三江水学的独特领域中,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其中非常值得重视的是大圩变小圩的问题。按《王祯农书》的说法,圩田型态属于田制问题。①吴淞江流域的大圩一直持续到明代中期,以后分成小圩,这种分圩的背景是什么?日本学者多从乡村水利体制上分析分圩。本文在环境史的背景考察这个问题,特别从水流背景上进行研究。这也是经典三江水学的技术路线,郏亶父子、单锷、任仁发等治水专家在讨论圩田制度时,都离不开水环境。 一、大圩的持续 太湖流域东部的水环境有别于全国其它地区,这一带的出水不是从高到低,而是从低到高,散流漫涨到冈身,再由冈身由高向低出海。长期以来,太湖水只靠一江出水,治水者修大圩是为了抬高塘浦之岸,导塘浦之水入吴淞江,再由吴淞江出海。大圩岸高厚,却极易在一夕之间崩溃。“江东圩埂,高厚如大府之城,舟行常仰视之。并驱其上,犹有余地。至水发时,数十百圩一时皆破”。②破了修,修了破,周而复始。郏亶考察吴淞江以北大圩时,找到了五代时期大圩的遗迹。“循古今[人]遗迹,或五里、七里为一纵浦,又七里或十里而为一横塘。因塘浦之土以为堤岸,使塘浦阔深而堤岸高厚”。他所考察的是吴越时期的塘浦圩田格局,其时大圩之岸即塘浦之岸,纵横有序,有棋盘一样的景观。“于江之南北,为纵浦以通于江。又于浦之东西,为横塘以分其势而棋布之,有圩田之象焉”。北宋时撩浅军废,乡村社会维护圩岸,“或因边圩之人,不肯出田与众做岸。或因一圩虽完,傍圩无力,而连延隳坏。”③出现了一种大圩损坏状态,却并不是没有大圩,或是说大圩被其它的圩田替代了。 吴越有统一的水利撩浅军疏浚塘浦,修高圩岸,河道整齐划一,大圩像棋盘一样地有序。潦浅军制度可以实现广大地域的统一规划,统一疏浚,统一大闸维护。宋一统后,没有了战争环境,地方政府难以像吴越政府那样以巨大的代价维持水利,大圩因管理强度弱化,而出现一度的破败,当时的水利技术和水流环境并没有否定大圩的存在。范仲淹对此看得很清楚:“五代群雄争霸之时,本国岁饥则乞籴于邻国。故各兴农利,自至丰足。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潦不及,为农美利。又浙西地卑,常苦水沴,虽有沟河以通海,唯时开导,则潮泥不得而堙之;虽有堤塘可以御患,唯时修固,则无摧坏。臣知苏州日,点检薄书,一州之田係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计出米七百余万石。东南每岁上供之数六百万石,乃一州所出。臣询访高年,则云曩时两浙未归朝廷,苏州有营田军四都,共七八千人,专为田事,导河筑堤,以减水患。于时民间钱五十文籴白米一石。自皇朝一统,江南不稔则取之浙右,浙右不稔则取之淮南,故慢于农政,不复修举。江南圩田、浙西河塘,太半隳废”。④ 撩浅军制度南宋一度恢复,元代又放弃。南宋是与吴越一样的割据政权,必须全力固守太湖水利。“亡宋初年废驰,至理宗朝归之浙西发运使”,招募“流移农民,立魏江、江湾、福山水军三部,三四千人,专一修浚江湖河塘。”后承包给地方州县,“拘没官米,责之州县,自行支相雇募百姓修浚”。元代又是大一统,出现类似北宋初年的形势,“军散营废,田米归朝廷,被豪强占湖为田。闭塞河港水脉,因此积水不去,农民失修围塍,所以,连年水灾,实由于此”。⑤大圩系统虽然经常崩溃,但仍有大圩的持续。按郏亶所说的五里、七里的标准,吴越时期大圩面积在2万亩左右。六百多年以后,正德、嘉靖年间,吴江等七县的圩田“每田一圩,多则六七千亩、少则三四千亩,四围高筑圩岸”。⑥这种圩仍属大圩,以后分圩后的圩田多者1~2千亩,少者几十亩,是小圩。⑦6~7千亩的明中叶之圩,仍然也算是大圩。宋元时代的大圩政治不像五代那样统一,是在地方官员与乡村政治体制下维持的,这种维持尽管不像五代时那样有效,却可以持续。地方官的修浚有时很有规模。范仲淹曾“亲历海浜,开浚五河,东南入于吴淞江,北入于海,用费钱粮一十八万三千五百九十八贯石,自后置农田水利使者,专管湖塘河渠,赵转运使任内,用钱米四十三万八千有奇,至理宗朝创立魏江江湾福山水军三部,三四千人专一修江湖河塘工役,仅免水患”。⑧五代以前就有圩长,“古人治田,高下既皆有法。方是时也,田各成圩,圩必有长,每一年或二年,率逐圩之人,修筑堤防”。⑨这种制度也一直长期存在,元代的大围仍有甲头,水退之后,圩长以分工出夫之法,率领农民“浚河取泥做岸,岸上种桑柳”。⑩种种体制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大圩存在。 二、高圩狭水 真正带来最大分圩变化的,还是况仲时代的破圩举动,为什么郏亶时代视大圩岸崩坏为灾,况仲时代却视大圩岸完好为灾呢?这其中必然发生了重要的环境变化。影响圩岸重要性的环境因素是水环境,况仲时代发生了什么水环境变化?唯一可寻的是三十年前夏原吉的举动,他将太湖水流格局做了历史性的巨大改变,将吴淞江一江出水的格局改变为多路出水,北靠浏河和白茆,南靠黄浦江,特别是黄浦江的出现,成为太湖出水的主干道,正是这次黄浦窃权的水流改变,导致了大圩格局的转变。 塘浦大圩格局与水流和吴淞江的联系很早就形成了。五代时期大圩格局出水格局被认为是一个理想的模式,郏亶对此有一个很好的总结。吴淞江在冈身地区的河道出海故道区非常低洼,正是这部分的低洼,成为吴淞江和黄浦江固定的出海干道。在冈身西部低洼淀泖地区,吴淞江近贴冈身这一部分的故道现高于四周的低地。冈身以西的吴淞江故道区高于圩田区,由于长期海潮倒流,泥沙沉积,形成这一高地。海拔高程2.2~2.3米,比周边圩田低地区高出0.4~0.5米左右。高地区在现代的太湖流域微观地形图上显示出一条东西20多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条带,这一高地地带东与冈身相连接,西到千灯浦。(11)正是这一高起,才会出现以后黄浦江取代吴淞江的事情,黄浦江从东南回折原吴淞江冈身河道之处,正是回避了这一高地所致(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