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聚落环境选择与人地关系

作者简介:
韩茂莉,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张一,赵玉蕙,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方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通过聚落环境选择重审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人地关系,并提出重点环境整治地区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三次农业垦殖过程的研究,提出流域内聚落环境选择存在首选地与次属地的区别,从高程与地貌两项因素来看,400~600m等高区的坡地属于首选地,这里不仅是历次农业垦殖期人口主要迁入地,也是人类活动持续期较长的地带;400~600m等高区以外的区域多属次属地,二次移民是次属地农业垦殖的开端,这样的人口迁移现象在清代光绪年间后最为突出。西辽河流域的农业垦殖是以草地转为农田为主的环境变化过程,由于首选地与次属地之间的环境差异,次属地的农业开垦对环境带来的扰动更大,这里不仅成为环境问题的焦点,也是需要进行环境整治的重点地区。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09 年 01 期

字号:

      文章编号:1000-0585(2008)05-1118-12

      全新世以来的数千年之内是人地关系矛盾日益突出的时期,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施加的影响不断增强,自然环境表现出明显的逆向变化,这样的变化在生态脆弱地带尤其显著,西辽河流域就属于这样的地带。在人类操持的各类生产方式中,农业对环境扰动较大,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经历了史前时期、辽金时期以及清朝至今三次农业开垦,在全球变化与人口增殖双重因素推动下,人类的三次农业开垦均表现出以扩大耕垦范围来拓展生存空间的趋向。面对人类扩展生存空间的行为,西方学者首先意识到“增长的极限”这一悬在人类生存与环境间的达摩克利斯剑,并指出在农业社会背景下,人们最先耕种的总是肥力最高、位置最优的土地,随着人口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农产品需求量提高,被开垦土地不断向劣等地扩张,形成从优到劣的垦殖次序[1]。虽然西方学者提出上述理论是近200年以来的事,但他们指陈的事实却由来已久。其间的区别仅在于史前时期人类对土地优劣的判别经过优胜劣汰过程,进入历史时期特别是晚近以来土地的优劣早已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得到验证。被开垦土地的优劣不仅仅涉及土地肥力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环节,还在于环境的整体属性,正是这样的原因,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展过程事实上也是人类环境选择由优到劣的过程。同样,西辽河流域人类在三个农业垦殖阶段所从事的土地拓展,也经历了这样的环境选择历程。这里地处生态脆弱带,人类的任何一种举措都会带来环境影响,由优到劣的环境选择结果更是不同,适宜的环境人地矛盾会相应淡化,不适宜的环境则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的农业垦殖活动虽然已多为过去时,但探求这一地区人类活动空间过程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明确这一生态脆弱地带哪里是人类农业活动最早涉及的地方,哪里是后来拓展的土地,有助于获悉环境属性的优劣之差,科学地明确今后人类利用的方向,并制定针对性的环境政策。

      本文将探讨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人地关系的思考点放在聚落,在于聚落既是人类生存的物质依托,也是生存空间的标志,聚落选址融汇了人类生存方式与环境选择的基本要素,在农业生产方式下,聚落周围就是农田,耕地与聚落的距离一般在1小时的路程之内,聚落与农田之间的位置关系决定了聚落的环境选择也就是农田的环境选择,因此透过聚落不仅可以洞察人类社会进化轨迹,更重要的在于获取环境信息。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人地关系研究成果颇丰[2~4],对本文撰写具有启示作用。此外我们以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聚落与环境为选题形成的系列成果也成为本文继续研究的基础。

      1 西辽河流域三次农业垦殖期聚落环境选择

      1.1 西辽河流域三次农业垦殖期聚落环境选择的趋向性

      西辽河流域地处41°~45°N,118°~124°E之间,包括由西辽河干流以及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教来河等主要支流汇成的区域,此外乌尔吉木伦河在特大洪水期也能进入西辽河,正是这一原因人们也将这里视为西辽河流域。西辽河流域具有丘陵山地与河谷平原兼备的地貌特征,整个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辽河干流横穿流域中部,在河流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冲积平原,沿河南北两侧为科尔沁沙地,这样的地貌不仅为森林、草原等多种生态系统存在提供了条件,而且因高程差异增加了环境的复杂性。地貌、高程是影响水资源再分配与动植物资源重新组合的重要因素,也是聚落环境选择的基础。西辽河流域三次农业垦殖期所处的时代虽然不同,但聚落位置对地貌、高程的选择却表现出相同的趋向,这就是400~600m高程区的近河坡地[5,6]。

      

      1.2 400~600m高程区的环境优势

      聚落既是人们的生活地,也是生产地,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与人们生存直接相关的是水源与食物,400~600m高程区的近河坡地是西辽河流域内获取水源与食物最便利的地方。西辽河流域地处半干旱地区,河流对于人类生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选择流域内巴林左旗与敖汉旗作为分析样本。表1为巴林左旗聚落所在高程与水源、道路的关系,表2为敖汉旗三次农业垦殖期聚落所在高程与水源的关系,表1的聚落统计来自于《巴林左旗地名志》,表2的聚落统计来自于《内蒙古文物地图集》的文物普查资料,两份表格中聚落与河流的距离均通过数字地形DEM数据生成沟谷线分布图,并进行距离分析获得数据。表1显示巴林左旗400~600m高程区的聚落对水源有明显的距离优势,这一高程区距乌尔吉木伦河等水量相对丰富的河流2~10km之间,距水量较小的河流则在1~5km之间,这样的水源条件不仅方便了生活用水,同时也具备了防洪避害的保障;400~600m之外其他高程区与河流的距离明显加大,600m高程以上区域与水量丰富河流的距离在10~20km以上,即使是与水量较小河流的距离也在5~15km以上。在水源条件的基础上,随着聚落的出现傍河地带逐渐形成道路,道路又加大了聚落环境选择对400~600m高程区的趋向性。表2所列举的敖汉旗数据再一次证明400~600m高程区获取水源条件优于其他高程区这一现象,无论红山、夏家店下层文化期还是辽以及清前、后期,400~600m高程区与河流、沟谷距离小于1000m所占比例都最大,而其他高程区尤其>600m高程与水源距离均较远,<400m高程虽然与河流、沟谷的距离也很近,但这一高程区却存在受洪水冲袭的隐患,因此分布在这一高程聚落的绝对数较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