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8)04-0478-05 引言 溢出(Spillovers)是一个近来被强调的经济学概念,溢出的概念最早是Arrow将“干中学”引入新经济增长理论正式提出的。他认为私人物资资本的积累会导致公共知识资本的增加,通过“干中学”带来生产率的提高。溢出作为私人资本投入的“副产品”,是“一个投资行为有益于将来的投资者,但是这个好处并没有经过市场进行支付”[1]。在经济学中溢出效应的调节是市场失效的。尽管知识溢出是市场失效的,但是它会在某一个区域中体现。王铮,马翠芳,王莹等认为区域知识溢出是指区域之间通过信息交流而获取R&D成果,区域间相互学习,相互“沾光”带来经济增长。知识溢出一般不给知识的创造者以补偿,或给予的补偿小于R&D成果的价值。结果,R&D成果为越来越多的区域资本所利用[2]。可以看出,信息交流对于知识溢出而言是重要的,但是区域知识溢出的途径除了信息交流之外,是否还有其它通道?通过文献回顾,知识溢出路径可以总结为四条[3-6]:一是贸易;二是人们通过专业、社会或民间组织开展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相互交流;三是供应商或消费者市场共享;四是受政府支持的促进区域知识传递的区域合作项目。在国内,地理学对区域知识溢出的研究主要关注溢出的空间特征[7-9],而对区域知识溢出途径的实证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将CH模型应用到中国省域尺度上的知识溢出途径的探索研究中,以期获得中国区域知识溢出传输渠道的基本认识,为理解区域溢出传递机制提供帮助。 1 CH模型 CH模型是Coe和Helpman在1995年构建的,其结构如下。在一个要素报酬不变的经济系统中,一个区域的生产是由资本、劳动力和中间产品的投入决定。
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率和中间产品种类增长率两部分。中间产品种类的增长意味着技术进步。一个区域经济系统中间产品来源于本区域经济系统生产的产品和通过贸易获得外区域生产的产品。所以全要素生产率又可以写为:
中间商品的种类的增加是一个区域研发投入的结果,所以在无法识别中间商品种类数的情况下,Coe和Helpman提出用区域知识存量来替代中间商品种类数。由于一个区域与多个区域的贸易比例各不相同,导致了一个区域从不同区域得到的溢出影响强度也不相同。模型1:
其中,
为一个判断参数,如果i区是某经济同盟组织成员(例如,7国集团),
值为1,否则
值为0。该模型反映了一个区域的技术进步会通过贸易影响另一个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基于贸易是与空间经济相互依赖有关的观点。本文将CH模型进行了扩展,这种扩展将在数据和计算部分论述。 2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运用上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需要以下数据支持,中国31个省区1978~2002年的GDP和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分别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区域统计年鉴》。资本存量的估算采用永续盘存法,区域知识存量的测算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专利数和R&D投入累计额是衡量区域知识存量最常用的指标[10,11]。我们认为将这两个指标用于衡量区域知识存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因为一个区域的知识有部分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并不一定要拥有专利。专利数所反映的是区域知识存量带来的一种后果,理解为区域知识存量多有利于创新,专利数也越多。而R&D支出累积额的局限性则表现为对“干中学”等非研发活动产生“诀窍”的忽视。而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过去所有的产出都为将来的生产提供了“诀窍”,从这个意义上说,用区域的GDP计量区域的知识存量是较全面的。所以本文采用R&D投入和区域GDP两种方案来度量区域知识存量。其中R&D投入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由于中国缺少省域间的贸易数据,所以作为替代,选择各省区间15种铁路货流数据合成区域贸易相互依赖指数,用于度量区域联系。另外,本文还选择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省区间人口迁移数据作为区域联系的另一个可观察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