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学术领域的职业化进程述论

作 者:
卢勇 

作者简介:
卢勇,历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随着留学归国人员和新式学堂毕业生开始成为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学术研究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学会等科研团体专门化和学术奖励制度的建立健全,民国初年学术研究领域的职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学者也开始真正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而独立存在。这些因素从人才资源、经费来源、制度实践等方面为“中央研究院”等国立学术研究机构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晚清以来不断完善的职业化要件开始全面整合,民国初年的学术研究职业化进程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9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198(2009)02-0146-05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之后,中国近代学术文化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西方传入的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不必说,传统的史学、文学等也都经历了一个现代性变迁过程。总的看来,科学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在学术领域的主导地位已然确立。与学术文化层面的变化同步,近代学术研究的机制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1901年书院改制和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之后,传统学术生产机制依存的主要社会条件在形式上已经终结,传统学者群体也因失去了其制度化的再生机制而日益萎缩。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晚清以来不断完善的职业化要件开始全面整合,民国初年的学术研究职业化进程进一步发展。

      一 留学归国人员和新式学堂毕业生开始成为学术研究的主力军

      清政府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向欧美各国选派留学生,其中,19世纪70年代幼童赴美120人,70—90年代福州船政局选派留学英法73人,90年代总理衙门派遣了20多人。到20世纪初期,随着《鼓励游学毕业生章程》的颁布和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留学运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留日运动获得迅速发展,“学子相互约集,一声‘向右转’,齐步辞别国内学堂,买舟东去”[1]。据统计,从1901年至1906年,赴日留学人数年年激增,从最初的270人左右增至12000人,远远超过了同期留学他国人数之总和。1908年以后,由于美国宣布将庚子赔款中“超出实际损失的那一部分”退还中国,作为中国向美派遣留学生的经费,留美运动亦有了长足的发展。民国建立后,由于政府的推动和国内生产建设需求的刺激,留学运动亦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近代中国的留学活动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留学归国人员更是以其专门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902年,梁启超即在《敬告留学生诸君》一文中预言:“夫以前后一二年之间,而诸君之被推崇受期望也,忽达于此高度之点,是一国最高最重之天职,忽落于诸君头上之明证也。”[2]早期中国留学生担当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历史使命,归国后虽在短时间内受到冷遇,但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使他们很快脱颖而出,多数人被电报局、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等洋务机构留用,其余的也多被分配到“天津水师、机器、鱼雷、水雷、电报、医馆等处当差”[3]。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多成为某一科学领域的专家,甚至进入政界、军界、商界,成为近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就民国初年留学生归国后的职业取向而言,留日生与留美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从总体上说,20世纪初期留日生多偏重于文科或军事,他们归国后也主要在政界或军界服务,在学术研究领域也以文科为主。如郭沫若曾说:“中国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创造社的主要作家是日本留学生,语丝派的也是一样。”[4]留美生则认为美国以工程实业立国,科学技术先进是美国崛起之本,在此观念的支配下,一般都选择自然科学作为主攻科目,而且经多年刻苦求学,他们大多在相关学科领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做出了初步的成绩。回国后,留美生大多继续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

      稽勋留学生是中华民国的首批留学生,也是近代留学教育中比较典型的一个群体。其成员多为原先追随孙中山打天下的革命党人,或是对辛亥革命有功人士的子弟,其中不少人本来就是留学生,只是因辛亥革命爆发,回国参加革命而耽误了学业。1912年,民国政府以“酬勋”的名义将他们派遣出国留学。稽勋留学生实际一共只派遣了两期(第三期因财政困难未能成行),总数不过几十人,留学的费用由财政部全额拨付,不归教育部管理,也不按一般留学生对待。“稽勋留学”的经历成为许多当事人人生轨迹的转折点,他们从乱世中的激进革命者转变为高学历的专门人才。张竞生本是一位思想“左”倾的职业革命者,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他被孙中山委任为议和团的首席秘书,协助临时政府外交总长伍廷芳与清廷代表唐绍仪谈判,为促成清帝退位和走向共和立下汗马功劳。稽勋留学的经历,使张竞生成长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从1912年12月至1920年4月,张竞生在法国留学近10年之久,先后毕业于巴黎大学文学院和里昂大学哲学系,并获哲学博士学位。他不仅是中国提倡计划生育的第一人,还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先驱、中国第一个提出逻辑学学科概念的学者。任鸿隽于1913年考进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主修化学和物理学专业。1914年夏,任鸿隽与同学赵元任、胡明复、周仁等联合发起成立科学社,集资创办《科学》月刊。次年,中国科学社正式成立,任鸿隽被推举为中国科学社社长。该社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在以任鸿隽为首的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领导下,该社在此后的几十年历程中,为促进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任鸿隽还是中央研究院的第四任总干事。被派赴法国的谭熙鸿先后就读于巴黎大学和都鲁士大学,专攻生物学和农业科学。谭熙鸿是“五四”后期北京大学知名教授,1949年后还被聘为新中国农业部的技术顾问。邵逸周于1912年进入英国皇家学院矿冶专业学习,毕业后先到缅甸任工程师,后辞职回国,历任芜湖市长、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院长、鞍山钢铁公司总经理等职,为近代中国的矿冶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四光于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和地质,1920年回国后被聘为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次年任北大地质系主任,后来成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重要成员。曾担任中央研究院秘书的杨杏佛等人也是稽勋留学出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