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中国城市化趋向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明伟,北京行政学院历史教研部副教授,博士。(北京 100044)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清末民初,中国一批沿海沿江城市出现近代城市化的高潮,城市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文章从城市发展、人口增长、社会结构变迁等方面,对该时期中国城市化趋向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09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2009)04-0130-08

      19世纪40年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与中外贸易交流的开展,中国一批沿海沿江城市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到20世纪初,中国呈现出近代城市化的高潮,大城市在城市规模上空前发展,中小城市数量日渐增多,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沿海沿江城市逐渐摆脱了传统社会的发展模式,开始向近代化大中城市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从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再到社会结构,无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通过近代城市空间拓展、人口增长、社会结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清末民初中国城市化的趋向及其影响。

      一、清末民初时期城市发展与扩充

      城市化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和概念,城市化(urbanization)是指社会人口向城市或城镇集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城市形成了众多人口聚集的格局。中国近代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加。

      20世纪初期,由于经济的发展,除少数内陆城市出现人口下降外,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出现了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持续增加以及城市基础建设步伐加快的趋势。特别是沿海、沿江城市成长速度最快,上海、天津、大连、青岛、烟台、武汉、广州、重庆、厦门等城市都在近代工业化驱使之下不断扩大其规模,开始进入近代城市化的变迁时代。

      上海是中国城市中成长最快的一座,它是近代中外贸易的枢纽和集散地,也是外国资本最早的落脚点,在中外贸易和中西方投资的拉动下,城市逐步从商贸中心向工业城市转变。随着城市人口和城市经济的增长,上海的地域空间不断扩张,原来城市周围的农田和村落变成了新的工厂和市区,工厂市区的出现又带动了商业街市的繁荣:“上海县周家桥,在法华西北四里许,本一小村落。民国五年,有无锡富商荣氏傍吴淞江购地数十亩,开筑申新纺织厂。八年,欧战发生,纱价大涨,富商购地设厂者接踵而至。地价骤贵,亩值万金,百工麇集,遂成市面。”①

      上海曹家渡,在同治年间,还是“地甚荒僻,绝少行人”。随着英国人在此修筑马路,投资办厂,这里出现了一片城市繁荣景象:“光绪十八年,有人购地建筑油车,是为成市之始;继而西段开办缫丝厂,东段开办面粉厂,招集男女工作,衣于斯、食于斯、聚居于斯者不下数千人,由是马路两旁造屋开店,百工居肆而市成矣。”②

      城市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周边新的市镇的兴起。在清末民初,上海宝山县周围渐次出现了新兴的市镇:“在江湾镇南十里,地跨芦泾浦,商铺二十余家,本一小村集,近以毗连商埠,设有丝厂、染织厂等,市面日繁,几与上海商场无异,迥非曩时村集气象矣。”③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部,东临渤海,背负九河,是华北内外交通的枢纽和京畿门户。1860年至1900年的40年间,先后有9个国家在天津设置租界。20世纪初,据《天津县志》记载,当时市区面积为16.525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城区约6.61平方公里,租界区约9.91平方公里。到1919年,天津市区面积发展到33.216平方公里。④

      天津租界建立后,租界当局通过疏浚海河,排除积水,建立起城区街道,他们还陆续修建了新式码头、沥青马路、钢桥以及自来水、电车、电灯、电报、园林等公共事业,使天津的城市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1903年,孙宝瑄在参观了天津租界后评价说:“天津之外国居留场,自庚子乱后,远胜于上海。盖纵横曲直,高楼峻宇,皆西国模制,无稍稍闲杂。殆与游欧洲街市无异;上海所不如也。盖上海惟黄浦滩及律师路一带稍洁净,此外则阗嚣庞杂,不免厌人,但道路略平坦耳。”⑤

      由于天津旧城已为租界当局所开发,直隶总督袁世凯决定把海河以北作为新的开发区。1906年袁世凯发布改造旧城区的命令,对主要街道施行裁弯取直和加宽工程;在海河北修建新火车站,沿车站建大街修筑官署、学校和工厂,人口不断聚集,建立起公园、植物园,“电灯、自来水亦以次设立,千庑万室比屋连甍,盖已无所不到焉”⑥。新城区遂成为天津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随着新市区的开发,昔日城郊农村逐渐变成了繁华的街市,“城厢狭窄,历年开辟。有旧时村庄今与城市相联。相沿日久,直以为街市之名,如锦衣卫桥、海光寺、三官庙、永丰屯、金家窑、望海寺、马家口、卢家庄等皆是”⑦。

      1897年以前,青岛不过是黄海胶州湾沿岸的五个小村,该地人口约七八万,半农半渔,完全是传统的乡村社会。1897年,德国强行租胶州湾后,凭其资本财力,“经营青岛,筑港费占总费四分之一,分轮船码头、帆船码头、前海码头三处,宏大而坚固”。由于青岛具有海上交通优势,又有胶济铁路与内地相连,逐渐演变为沿海大都市。经过数年建设,青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布局:“青岛依山为市,故街道亦因山为高下,宽者十二丈,狭者八丈,数街会集之处,有广场;山上之路稍为狭仄;市街之下,水道工程完善,故非常清洁。公馆衙署皆在青岛区,纯系西式别墅,别墅区逼近海滨,空气清新,为极良之住宅地,公园、海水浴场均在此。德人时代,取缔极严,欲造房屋,先至民政署取图案,不认可不能兴工。一律红瓦,每宅必须有一院落。在高处视之,但见苍翠丛林中,红屋如云,山色海光相掩映。”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