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09)02-0073-79 在21世纪初,人们又重新开始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看做是文明的断层。在三个协约国军队中差不多有14万中国人,他们在法国的土地上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中国人的这种参战行为在80年间都是默默无闻的,但是却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一个节点,1919年由中国学生发起的反对凡尔赛条约中耻辱性条款的五·四运动就是这个节点的表现。签了合同的劳工们,在乐魁索(Creusot)的工厂中努力生产,在前线挖掘“法国兵”的壕沟,在物资营或是后方医院里做工。在中国政府向轴心国宣战以后,地方指挥部更是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派到了前线。差不多有6000名中国劳工死于疾病、敌人的攻击或者恶劣的医疗条件,他们被埋葬在了法国西北部的两座军人公墓中。 近年来每逢11月11日,法中协会都会举办纪念活动。譬如说,会在庇卡迪(Picardie)地区索姆湾附近的努瓦耶尔(Noyelles- sur- mer)英联邦公墓举行纪念活动,那里有850名华工的坟墓。在1984年12月,一个中国代表团和滨海努瓦耶尔市政府签署了滨海努瓦耶尔和东港(Tungkong)结为友好城市的协议,后者送给前者一对石狮,现在我们可以在诺莱特(Nolette)华工墓地的入口处看到这对石狮。① 一 在法国实行其首创的精英移民政策“勤工俭学”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输入到法国大都市的华工主要是中国农村非熟练的劳动力②,这构成了当时特定的历史场景。事实上,中国劳工加入到西方前线这个事件也孕育了其后让中国留学生加入“勤工俭学”计划的政策,而这个“勤工俭学”计划后来培养了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成员就是周恩来和邓小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维持战争所需,法国、英国和俄国政府都组织输入了签有长期合同的中国劳工。典型的合同协议就是中英1904年所签订的协议,这个协议规定了在1904年至1906年期间通过合同招募在南非德兰士瓦省(Transvaal)金矿工作的劳工的聘用和待遇问题。同样,法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在1916年和1920年之间也雇佣了14万或者15万中国劳工,至于俄国,则在1915年和1917年之间雇佣了5万中国劳工。首批受雇于法国的中国劳工团队在1916年8月来到法国,而中国劳工的第一个英国派遣队则在被派往法国之后于1917年4月在普利茅斯(Plymouth)登陆,其后在英国当局管理下的中国劳工达到了10万人,在法国管理下的有3.5万人。就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雇于英国的中国劳工成了英国的外国劳工派遣队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与英国不同的是,法国雇佣的中国劳工只占到了一战期间其所雇佣的外国劳工数量中很小的一部分,在66.2万外国劳工中中国劳工人数为36941人。法国战争部1922年提供的数字表明,法国雇佣了31409名来自中国北方、4024名来自中国南方,1066名来自上海和442名来自香港的中国劳工。尽管中国观察家发现,在劳工行列中混有学生、失业的低级公务员、在中国旧科举考试(1905年被废除)体系中获得低级文凭的人出现,但被英国人和法国人运送到法国的中国劳工大部分都来自贫穷的农民家庭,特别是来自山东农村的贫困家庭。 这个招募计划一开始是半官方的,但在1917年后就存在着两条并行的招募途径,例如由无政府主义者李煜瀛(Li YuYing)和他的朋友所进行的一系列招募。政府间的谈判是由法国军方任命的退役少校陶履德(Truptil)率领的招工团负责的,此人是1916年2月到达中国的。中国外交部和法国政府于1916年5月在中国创建了一个招聘机构:劳工海外输出公司(惠民公司)。惠民公司名义上是民间的,但是实际上它是由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心腹梁士诒控制的。此人在直隶省、江苏省和广东省都开办了办事处。同时,在广东和上海租界也有劳工招募局,也招募了一定数量有经验的工匠。 就英国方面而言,英国人通过中国的中介机构在山东招募劳工,从英国租界的威海卫启程赴欧。而对法国政府来说,则面临着战争所造成的劳动力匮乏,战争的旷日持久和可怕的消耗使得法国政府疲于应付。就中国政府而言,则把希望寄托在协约国可能获得的胜利上,预期着在未来的和会上能够从胜利中获得有利于中国的成果。另一方面,1917年中国参战以后,在中国劳工部的组织监管下向海外派出中国劳工,则是中国作为协约国方所作出的贡献。 以法国或者英国为目的地的中国劳工登上了可能成为敌人靶子的轮船。最初的几支派遣队是取道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到达目的地的。过后的行程线路则是取道好望角或者太平洋,再从陆路穿过加拿大,最后穿越大西洋,在行程中运输劳工的轮船成了德国潜艇的猎物。例如,1917年2月,法国Athos号轮船就在地中海遭到了鱼雷的攻击,造成540名中国劳工遇难。接下来在抵达法国以后,受雇于法国的中国劳工继续由法国军事当局负责。通过分包系统,对劳工有需求的企业开始使用这些人。因此,从布雷斯特(Brest)到马赛(Marseille),不管是在国有兵工厂中还是在冶金、化工、建筑行业的私营企业中,都有中国劳工的身影。中国劳工有的受雇于重工业企业,例如施奈德(Schneider)公司,有的受雇于汽车公司,例如雷诺(Renault)公司,还有的被推荐至港口管理部门。英国人雇佣的中国“苦力”替代了被派往法国的英国码头工人和运输工人,这样就使得英国工人能够回到英国从事他们的职业。 二 每个受雇于英国人的中国劳工都得到了20墨西哥元的旅费和一个套在手腕上的标有工号、名字、近亲姓名的身份牌。在法国逗留期间,“苦力”一天工作10小时可以挣1法郎,这差不多是英国普通士兵工资的一半,而工头则可以挣2至5法郎。另外,每个月还会有10墨西哥元(5.5美元)付给劳工在中国最亲近的亲属。虽然这些受雇于英国人的中国劳工自己负担饭食和住宿,但他们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医疗补贴,而且如果由于健康原因中断工作6个月后每月的津贴也会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