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基本上是由中、青年两代知识分子在对辛亥革命之失败进行反思与探索的基础上所倡导和发动的一场思想革新运动。其核心力量是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和纽带而汇聚在一起的知识分子精英群体以及由他们启发、引导的青年学生。关于这个以《新青年》为阵地的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力量,以往有关的研究论著仅笼统地指出,他们是与辛亥革命党人不同世代的新一代知识分子,是一批急进民主主义者。①至于这支核心力量由哪些人组成,他们的背景及其特征如何?他们又是以何种方式、经由何种途径聚合而成?则很少论及。近年来,香港学者陈万雄著《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一书,则对《新青年》及其撰稿人队伍的组成、来源以及他们与辛亥革命的联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不仅在革新思想上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即使在人事谱系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原先也属于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系统。换言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与辛亥革命党人是同一世代的人,他们不仅不是“辛亥革命之外的力量,而应是辛亥革命力量的一部分”②。这一观点,揭示了以往为研究者所忽略的一面,对于我们考察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新的思路。王奇生的论文《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从《新青年》的文化传播策略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入手,探讨与描述了“新文化”从“涓涓细流汇成洪波巨浪”的“运动”历程。③在众多研究《新青年》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论著中,上述论著是值得重视的原创性成果。④但综观学术界的现有成果,对《新青年》撰稿人队伍及五四新思潮核心力量的构成、聚合途径及早期分化等内容,仍付之阙如。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略人所详,详人所略),拟通过对《新青年》主要撰稿人队伍的考察,以展现新思潮核心力量的构成、特征和汇聚途径,揭示以往学界注意较少或忽略的面向,从而推进对此一问题的研究。 一、《新青年》撰稿人的构成与特征 众所周知,新思潮核心力量是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和纽带而聚集汇合到一起的。可以说,新思潮的核心力量,实际上就是《新青年》杂志的撰稿人或作者群。本节拟通过对《新青年》作者群的职业身份、教育背景以及早年经历的分析,揭示新思潮核心力量的构成及其特征,以期对这一群体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1.《新青年》撰稿人的构成 《新青年》从1915年9月创刊,到1922年7月终刊,总共发行9卷54号,据统计,在它上面发表政论、诗文的作者共有两百多人。而以1919年五四学生运动为界,它前、后期的作者(或撰稿人)队伍有很大的变化,本文着重分析前期(1-7卷)撰稿人队伍的构成、聚合与分化。如果从发表文章的方式与数量来看,《新青年》的作者群可以划为两大类:一类是在《新青年》杂志的几乎每一个栏目中(如通信、随感录、政论)都发表文章,且数量相当多,这部分作者包括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高一涵、钱玄同、刘半农、吴虞、周作人、鲁迅、刘叔雅、陶孟和、沈尹默、陈大齐和蔡元培等,他们人数并不多,但却是该刊的主要撰稿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另一类主要是在《新青年》杂志的“通信”栏与“读者论坛”栏发表文稿,尤其是来信。这部分作者每一个人发表的文章很少,一般为一篇,多也不过四五篇,但他们人数相当多,地域分布广,构成了《新青年》作者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可以称之为通信作者。本文考察的重点是前者(即主要撰稿人),但为充分说明问题,也兼及后者(即通信作者)。 根据笔者对《新青年》主要撰稿人和通信作者队伍教育背景、政治活动及其所从事职业的考察,《新青年》的撰稿人主要由下列四类人物构成(一般均以投稿时的身份为主)⑤: (1)大、中专学校教师。在这一群体中,尤以北京大学教师居多,五四运动前即达20名,如加上吴虞等1920年后任职的,就更多。这是因为《新青年》北迁后,北京大学教师钱玄同、陶孟和、沈尹默、周作人等都为《新青年》撰稿,并参加编辑部工作,而《新青年》前两卷的作者如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刘半农、杨昌济、高一涵等先后进入北大,成为北大教授。他们一身兼二任:既是《新青年》撰稿人,又是北京大学教授。除北京大学的教员外,北京高师、北京医专以及上海、浙江、湖南、安徽等地中等学校的教员也投稿《新青年》,支持和宣传新思潮。以北京大学教员为主的这一群体,从《新青年》创刊到五四运动爆发,一直是该刊的主要撰稿人。可以说,他们是五四新思潮的倡导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居于领导地位。 (2)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新青年》创刊之初,其撰稿人主要是以陈独秀为首的皖籍知识分子,随着《新青年》在读者群中的影响逐渐扩大,从第二卷起,全国各地各类学校青年学生来稿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恽代英、常乃悳、毛泽东、傅斯年、罗家伦、俞平伯、黄凌霜等青年学子还发表了长篇的思想评论。相对于上述第一类新思潮的倡导者来说,这是五四时期新一代的青年,最初他们是新思潮的追随者,后来也加入到倡导者行列,日后并成为五四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与活跃分子。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时,就将其启蒙的对象放在青年身上,希望唤醒青年以图改造中国。为数众多的青年学生投稿《新青年》,表明《新青年》实现了其创刊初旨。⑥ (3)报刊编辑、律师、议员与政府官员。这部分人在《新青年》撰稿人队伍中所占比例不大(共18人),但也值得注意。他们早年或就读于国内新式学堂,或留学国外,尽管他们不在大、中专学校工作,但却怀有高远的理想与变革社会的愿望,因而或主动(如汪叔潜,国会议员)或被动(如最初撰稿的鲁迅,北京政府教育部佥事)投稿《新青年》,加入其撰稿人行列。其中有些作者如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又如蓝公武、陈博生(渊泉)等人,则积极响应《新青年》倡导的新思潮,改革《国民公报》与《晨报》,为推动以梁启超为首的研究系投入新文化运动、扩大新文化阵营的队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英美留学生。⑦留学生在《新青年》撰稿人队伍中人数较少,仅十多人。但他们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尤其是在这些留学生中,留学美英的占较大的比例(胡适本人在最初投稿时,也尚在美国留学)。留学英美的学生加入《新青年》撰稿行列,改变了晚清以来西洋留学生与国内思想言说的疏离,沟通了国内思想界与欧美社会的思想、学术潮流。⑧从此以后,中国思想界、知识界所讨论的问题就主要以西方思想潮流为转移了。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