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社会科学院50周年华诞之际,2008年9月8日至10日,作为第三届海外中国学论坛的重要分会之一,“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亚洲新人文联网会议在上海展览中心及杭州三台山庄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协办。42名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及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地区的新老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着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以及“新人文”的主题作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本次会议于9月8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开幕,首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所所长熊月之研究员致开幕词。之后,会议分两组进行了为期3天的讨论,共有37位学者就自己的论文作了报告。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主持人、评论人还有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柯伟林(William C.Kirby)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研究所所长王国斌(R.Bin Wong)教授、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东亚研究所叶文心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主席王赓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院长梁元生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李焯然教授、台湾“中研院”的熊秉真研究员、王瑷玲研究员、蒲慕州研究员以及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的袁成毅教授等。 一 “新人文网络”中的城市文化研究 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英语与文学系的詹姆士·钱德勒(James chandler)教授的《英国城市浪漫主义:乡村与城市(约1800年)》一文,以代表英国现代诗里程碑的两本《抒情歌谣集》为中心,解析了18至19世纪英国城市与乡村的城市浪漫主义特色。同校语言学系的萨利科科·穆维恩(Salikoko S.Mufwene)教授以《语言以及“全球化世界”中的城市》为题,就语言对全球化中的城市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见解,即英语更多的是被当作商业用语在传播,在许多地方仅仅是一种补充,使用的人数有限,全球也并没有朝单一英语世界的方向转变。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余伟康教授的文章《社会主义中国知识分子的具体化》借助了“文化权力”、“制度仪式”、“场”三个社会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1949年后最初几年知识分子的具体化(reification)。他还认为中国的经验凸显出将知识分子作为一种反映不同社会政治与历史的社会结构进行研究的必要性。明尼苏达大学历史系的王安(Ann Waltner)教授则作了名为《城市中的传闻:城市背景下讲述昙阳子的故事》的报告,该研究通过明代昙阳子得道升天的故事,探究了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以及传播与城市交流模式之间的联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焯然教授的《空间与功能的扩张:近代城市发展与城隍信仰的迁移》以新加坡的城隍信仰为例,说明海外城隍信仰的发展是在中国蜕变过程中的延续,并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中经历了角色与功能的转变。他从这一空间与时间的角度探讨了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海外华人城隍信仰在中央与地方、中心与边缘之间的转换。韩国汉阳大学林志弦(Lim Jie-Hyun)教授提交的《流动大学的跨国历史》一文从国族历史的编纂的角度指出,欧洲各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他们的“国家史”书写处于相当显著的地位。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亚洲国家提出了“流动大学的跨国史”倡议来解决这个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梁元生教授的文章《城墙和海水——近代沪港城市文化的发展与比较》,借助“城墙”与“海水”作为上海与香港的文化象征符号,以清新流畅的文笔描述了两座城市的文化形成与发展,比较了它们的文化特征,进而阐明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墙”与“海水”这两种环境的互动,即在两者冲突与共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今日沪、港两地的城市文化。同校的苏基朗教授作了《民国时期北京都市文化变迁的历史地理信息研究刍议》的研究报告,该项研究搜集了北京市档案馆、图书馆及博物馆等处的民国时期的各种数据,在此基础上建构了抗战前北京城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从中考察近代都市在多元文化激荡下所呈现的文化变迁空间模式。这一“地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报告引起了众多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郑培凯教授的文章《身历其境:清末民初中国城市与欧洲文学想象》,以清末民初来中国探险的西方旅行者的文学作品为观察视角,解读欧洲文学对中国城市的想象,指出这些作品都超过了单纯的游记描述,而呈现出对自我意义、人类文化与艺术追求关系的探索。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熊秉真研究员以《城乡想望:近世中国的秋兴图》为题,从明清市井的斗蟋蟀之风,上溯到古典至中古人与自然来往过程中的城乡相互倚生的文化想象。并通过近世中国游艺世界的城乡根源,深入探讨了近代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生活变迁在比较文化史上的意义所在。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王瑷玲研究员的文章《摭实用虚,如在心目——论明末清初时事剧中之当代意识、社会视野与文本建构》,以苏州的剧作家群为中心,详细分析了时事剧创作的时代背景、艺术手法等问题,认为时事剧在性质上可归属于历史剧中“正写实喻”的类型。台湾中山大学中文系戴景贤教授提交的《城市文明与早期近代学术群体——论清乾隆、嘉庆时期吴、皖之学之兴起及其影响》一文意在说明明清时期已经出现了“早期近代”的社会特征,所以他将清代中期新社会条件支撑下的智识阶层的活动与发展——吴、皖之学的兴起——作为考察对象,分析在吴、皖不同的区域条件下,两地学者所呈现的不同活动样态以及皖学通过吴学扩大影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