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帝死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公元1908年11月14日),死因是砒霜中毒(见本期《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 本文整理出从十月十日(为慈禧太后祝寿的日子)前后到二十一日光绪帝死亡大致十天内的情况,并结合现代法医有关急性胃肠型砒霜中毒的论述,探讨了光绪帝砒霜中毒的类型,以及中毒时间的下限和可能的上限。 砒霜中毒有四种类型,各有相同和不相同的表现,但由于脉案的记录有一定的模糊性(比如最常见的呕吐、腹泻等一直就没在脉案上出现过),因此判断属哪种类型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各种传世的资料众说不一,又增加了很多困难。 但从病程长短上看,这四者是有较大的区别的: (1)急性麻痹型:患者常在数小时内急性死亡。 (2)急性胃肠型:患者可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若病程迁延则可能恢复。 (3)亚急性型:病程持续数周至数月。 (4)慢性型:病程可达数年。① 如能将光绪帝砒霜中毒的时间确定下来,则其死亡为何种类型即可以上所列划属。这两个问题其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问题在于,迄今未见有人将光绪帝死前的病情做逐日较为真切的描述,使得利用砒霜中毒类型的病程长短进行判断,无法进行。 笔者以现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资料、光绪帝临终前参与诊治的医生亲笔回忆录、能搜集到的军机大臣的日记、军机章京的日记、起居注官恽毓鼎的日记以及他的《崇陵传信录》为依据,试图进一步明晰光绪死前的真实情况。 笔者对杜钟骏《德宗请脉记》进行了梳理和修订,这是由于他对十月十六日后至光绪帝死亡日,除了十七日空缺,逐日都有记录,非常珍贵。而对十月十六至十九这四日的《起居注》真实性的怀疑,笔者也明确指出。 至于更外围的传世文字,经查验后,发现出入太大,不易分辨:即使那些认为光绪帝是非正常死亡的材料,也与上面所举的资料多相冲突。这种情况,笔者将另外撰文分析,此次均不予采用。 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光绪三十四年皇上脉案(三月二十四日立)》中最后一条脉案为: 十月二十一日,子刻,张仲元、全顺、忠勋请得皇上脉息如丝欲绝。肢冷、气陷。二目上翻。神识已迷。牙关紧闭,势已将脱。谨勉拟生脉散,以尽血忱。 人参一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 水煎灌服 此处子时是指二十日夜里23时至二十一日的1时,其长为两小时。 光绪帝死亡的时间记录在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光绪三十四年大行皇帝升遐档头本》: “奴才李长喜等谨奏:二十一日全顺、忠勋请得皇上六脉已绝,于酉正二刻三分驾崩。” 酉正二刻三分为18点33分。 即使把太医院院使张仲元所说的“子刻”定为二十一日1时,则光绪帝中毒后延续时间最少也为17个半小时。因此可以排除光绪帝属急性麻痹型砒霜中毒。 这次光绪帝头发含砷本底值的测量,虽较现代人为高,但其与隆裕太后的发砷本底值基本一致,且距慢性中毒死亡的发砷含量有相当距离(见本期《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因此不属慢性中毒类型。实际上,从光绪帝尸身腐烂后浸透到内衣上的砒霜值,即可排除慢性砒霜中毒。 至于光绪帝死因是急性胃肠型砒霜中毒还是亚急性砒霜中毒,则要考察光绪帝死前一段时间的身体情况。 以下是对光绪帝死前十天左右身体状况的逐日梳理。 ◎十月初六日:光绪帝接见达赖喇嘛。② ◎十月九日(慈禧太后生日前一日):光绪帝参加了内部的祝寿活动: 初九日辛酉 上诣仪鸾殿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亲献崇熙皇太后前请安 辰刻诣颐年殿跪接 圣母皇太后幸颐年殿看戏午初进果桌午正进晚膳 赐内廷王大臣及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等小食毕 跪送 圣母皇太后还仪鸾殿 驾还涵元殿 …… 是日起居注官延清黄思永③ ◎十月十日:光绪帝带领王大臣等祝寿,但率百官祝寿被慈禧太后阻止。 起居注官恽毓鼎的两段亲历的文字,记录了慈禧太后在十日突然在内部强行宣布光绪帝这一天(即死前十日)“卧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礼”。 《恽毓鼎澄斋日记》: 初十日,阴。皇太后万寿,升仪鸾殿。辰正,皇上率王公百官在来熏风门外行礼,臣毓鼎侍班,入宝光门后始知圣躬不豫,唯在内廷行礼,毓鼎乃随诸臣入班叩贺。④ 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十月初十日,上率百僚晨贺太后万寿,起居注官应侍班,先集于来熏风门外。上步行自南海来,入德昌门,门罅为阖,侍班官窥见上正扶阉肩,以两足起落作势,舒筋骨为拜跪计。须臾,忽奉懿旨:皇帝卧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礼,辍侍班。上闻之大恸。⑤ 军机章京许宝蘅的日记比较详细: 十月初十日。五时入直,以皇太后万寿圣节百官入贺,故西苑门启稍早。各部院皆推班不奏事,外省奏折亦多暂压不递上,故值班无事。八时两宫御勤政殿,仍照常召见军机、赐六大臣念珠各一串,余与捷三同入内直房听旨,军机大臣退后更换朝服,余二人遂循湖北行至宝光门,门内盛设仪仗,南为长廊,北为景福门,门内为仪鸾殿,即皇太后所居宫也。景福门外铺极大棕毯,自大学士以下皆齐集门内,院中为王公大臣,余等旁立观看。八时二刻景福门掩,闻内作乐,盖皇太后已御殿,内庭主位先进贺也,旋启门,门内外百官皆肃立,闻礼赞声皆下跪,凡三跪九叩首,礼成掩门均退,余等亦趋出,至直房而同人早散出矣。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