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敦煌悬泉汉简《康居王使者册》及西汉与康居的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郝树声,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兰州 730070)

原文出处:
敦煌研究

内容提要:

两汉时期,康居是地处中亚的西域大国,它不仅在中亚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西交通史上也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古希腊作家和古代波斯的文献都没有留下康居的记载,唯一的材料就是中国的史书。而中国史书的记载又过于简略,难窥古代康居之全貌。近年敦煌悬泉置出土的悬泉汉简有若干康居的材料,弥足珍贵。本文结合文献记载,通过对这些简牍材料的考读,揭示了古代康居与西汉王朝的来往关系,有助于西域史、中亚史和中国秦汉史的研究。


期刊代号:K21
分类名称:先秦、秦汉史
复印期号:200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87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9)01-0053-06

      两汉时期,康居是中亚地区最早与汉王朝发生交往与贡使关系的古代国家。但是正如美国著名中亚史专家麦高文所说:“古代的波斯记载和希腊史家都忽略了他们。”[1]唯一留下来的史料就是中国的《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等,其中记载康居的材料虽极其珍贵,但又十分简略,不足以反映康居的全貌。在考古方面,2004年7月,哈萨克斯坦考古人员曾在南哈萨克斯坦州首府希姆肯特市以西25公里处,发现一处保存完好的康居国将军墓。这是哈学者在对康居古国20多年的考古调查中首次发现的未经盗掘破坏的康居古墓[2]。2006年10月,又在南哈萨克斯坦州奥尔达巴辛区库尔托别遗址发现了刻在黏土砖上的古康居国文献,仅6行44字,主要信息是:古代康居国时期布拉哈绿洲的首府是诺沃阿克梅坦,意即“新居处”。文献中提到一些古老的城市,如恰奇、纳赫沙布、撒马尔罕和克什,都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3]。其他的一些墓葬因被盗掘破坏而基本失去了研究价值。但是悬泉汉简和敦煌汉简中,则有近二十条关于康居的记载,而且还有一册完整的《康居王使者册》,就显得弥足珍贵。下面结合文献和汉简的记载,对康居的基本情况和康居与汉王朝的交往关系做一些考察,以补史料之缺,并求得对康居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一

      《汉书·西域传》载:“康居国,王冬治乐越匿地。到卑阗城。去长安万二千三百里。不属都护。至越匿地马行七日,至王夏所居蕃内九千一百四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万,胜兵十二万人。东至都护治所五千五百五十里。与大月氏同俗。东羁事匈奴。”

      关于卑阗城的位置,新近出版的《西域地名考录》认为,其具体地望应在泽拉夫尚河,即那密水南岸[4],可实际上它应该在更北的地方。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张芝联等主编的《世界历史地图集》都将之标在锡尔河北岸,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亦认为卑阗城应在此范围[5]。这是目前所能接受的观点。下面还要结合对五小王都城的考证进行讨论。

      去长安万二千三百里,这是就汉里而言。根据汉代尺度,每汉里415.8米。“万二千三百里”等于5114千米,这是从长安到卑阗城的里距。我们今天从长安出发,沿312国道西进新疆,然后沿314国道到喀什,其里程是3835千米。再从喀什到吐尔尕特口岸165千米,总计4000千米。境外,从吐尔尕特口岸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经费尔干纳盆地北转,到锡尔河北岸的广阔草原,当还有1000多千米的路程,全程与《汉书·西域传》所记从长安到卑阗城的距离基本是吻合的。当然,我们只是求得一个基本的参考。古今道里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地方,路程的坎坷迂曲也不可同日而语,古代的里距记载和今天的道路长短自然不可能完全相符。

      康居是中亚大国,其地域和人口在西域诸国中举足轻重。《汉书·西域传》所记户口胜兵,最少的三个国家:单桓,户27,口194,胜兵45;乌贪訾离,户41,口231,胜兵57人;车师都尉国,户40,口333,胜兵84人。而最多的三个国家:乌孙,户120000,口630000,胜兵188800人;康居,户120000,口600000,胜兵120000人;大月氏,户100000,口400000,胜兵100000人。可见,除乌孙外,康居是西域的第二号大国。而且同乌孙不相上下。还可看出,大国与小国之间,天壤之别,几乎不可相提并论。《史记·张骞列传》所载:“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人同俗。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邻国。国小,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这是张骞在西域时看到的公元前2世纪的康居。有人以此为根据,认为康居开始极其弱小,后来才壮大起来。显然,和月氏、匈奴相比,康居当时可能处在弱势,所以才“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但“控弦者八九万人”,仍不失为西域大国。按前面的记载,康居户出1兵,而每户平均5口。如此,“控弦者八九万人”,其总人口至少在40万到45万之间,这在当时的西域,仍为位居一、二的大国。

      《汉书·西域传》载:“康居有小王五:一曰苏薤王,治苏薤城,去都护五千七百七十六里,去阳关八千二十五里;二曰附墨王,治附墨城,去都护五千七百六十七里,去阳关八千二十五里;三曰窳匿王,治窳匿城,去都护五千二百六十六里,去阳关七千五百二十五里;四曰罽王,治罽城,去都护六千二百九十六里,去阳关八千五百五十五里;五曰奥鞬王,治奥鞬城,去都护六千九百六里,去阳关八千三百五十五里。凡五王,属康居。”这段记载里,分别以都护治地和阳关为坐标,给出两个里程数据,以确定五小王都城分别与上述两地的远近。但五小王治地究竟何在,历来语焉不详。只有《新唐书·西域传》有一些记载,可以辗转考得其今天的位置。

      苏薤城,《新唐书·西域传》载:“史,或曰怯沙,曰羯霜那,居独莫水南,康居小王苏薤城故地。”即唐朝西域的史国就在康居苏薤王的地域之内。史国都城乞史城,地望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里亚省的萨赫里萨布兹。

      附墨城,《新唐书·西域传》载:“何,或曰屈霜你迦,曰贵霜匿,即康居小王附墨城故地。城左有重楼,北绘中华古帝,东突厥、婆罗门,西波斯、拂秣等诸王。”唐朝的何国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东部,居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中间,汉代康居小王附墨王在此范围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