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撷英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0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论当代绘画的虚拟情节

      徐庆(《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3.50~54)

      生活在虚拟时代的艺术家,通过获取时尚、流行、消费、网络、动漫等大众流行图像,消除了严肃艺术与流行文化的等级界限,通过对于图像资源与生俱来的敏感和借用,改变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带来艺术作品新的特征和变化。虚拟成了当代艺术作品情节内容的特征和表现手段。这些作品给观众展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传达出丰富的时代信息。当代绘画在虚拟美学的影响下,艺术家通过三个方面的选取应用,形成了具有艺术家个人丰富想象力的虚拟情节特征。第一,在虚构的内容上,当代绘画作品的虚拟情节实现了从非自我到自我的转变,艺术作品从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向了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解构。第二,在虚构的手段上,表现为数字化手段及综合媒介的运用。艺术家开始在更综合的材料中寻找表现的可能性,各种媒介手段和心理因素都会促成表现手段的实现,广泛的媒介给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虚拟手段。第三,在叙事方式上,采用游戏化和寓言的叙事方式。这两种方式更好地阐释了艺术家所选取的题材和手段。总之,当代艺术品中不同风格的艺术幻想,特别是在作品情节的表达上,将我们带进了一个虚幻的、充满艺术家个人想象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当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

      中国地域性美术研究的探索与思考

      付阳华(《美术之友》,2009.5.88~90)

      “区域性”被提出和强调,是美术史研究对地域特征、地域差别重视的体现,其中包含了对地域特殊性成因的调查,对地域文脉传承的把握以及跨地域的比较等诸多因素。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民族众多,国人所依附的自然环境的不同使得不同地区人的外貌、语言和性格都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又在长期积淀中,使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审美品位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差异。在中国美术史上,特别是明清以来,大多数的绘画流派、书法流派、篆刻流派是以地名划分的,如浙派、吴门画派、金陵画派、扬州八怪、海派、岭南画派等。工艺美术中的不同风格也常以地域来冠名,如织绣中的“蜀锦”、“汴绣”、“苏绣”、“京绣”,家具制作中的“京作”、“广作”等。地缘性的因素在美术中呈现得非常明显。地域的分隔使一代代艺术家在不同水土的哺育之下,成就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些历史现象发人深省,其成因背后隐藏着丰富而复杂的地缘性潜台词。这种现象也告诉我们,对于美术史研究而言,仅仅就画家研究画家,就画派研究画派,就风格研究风格都是远远不够的,发掘其因地域而形成的独特艺术风貌,探究其地域性美术渊源是摆在美术史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论宋代官方绘画教育体制的创新

      孙红阳(《江西社会科学》,2009.8.161~165)

      宋代画院与画学是中国古代绘画教育史上体制最为完备、规模最为宏大的官办绘画创作与教育机构。宋代官方绘画教育主要指画院与画学的绘画教育,其无论在规章制度、考试考核、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较之前代有突出创新,主要表现为:在规章制度方面,制订了完备的人员编制制度,实施了从业人员职称的递迁制度,明确了入学考试制度;在考试考核方面,注重考核作品的构思、意境及创造性等,把诗词引入到绘画教育的考试中来,并制定了严格的考评标准;在课程设置方面,制订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体制,注重理论知识与绘画技能的双重培养;在教学资源利用方面,师资配置雄厚,资源利用得天独厚、极为丰富。宋代官方绘画教育培养出许多杰出的绘画人才,如山水大家王希孟、李唐等,提高了绘画及画家的社会地位,对宋代绘画的繁荣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就是对当今的绘画创作与教育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因此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官方的美术教育模式,宋代官方绘画教育体制在许多方面都有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之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