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1-0099-10 2008年8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登出一则预测:由于美国经济快速走弱,中国将于明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透视”Global Insight)。 2007年随着制造业的GDP增加值达到13000亿美元,中国已然承担起了“世界工厂”角色。 然而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不久前在其博客中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根本不是制造业大国: “制造业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链。比如说,我就以东莞和温州所生产的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我们这边制造业的出厂价格是1美元,在美国的零售价是9.99美元,就是10美元。10美元减掉1美元,差价9美元。这9美元的差价,是怎么创造出来的?这就很有意思了,它是透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6大环节,创造出来的。这就是一个叫‘6’加‘1’的产业链,美国掌控‘6’,中国掌控‘1’。这就是国际分工,我们创造出1美元的产值,就同时替美国创造9美元的产值。因此,我们越制造,美国就越富裕。这就是产业链的分工。 因此,以产业链的价值而言的话,真正拿到大头的是美国,而我们只是美国的九分之一,而且我们还负担了沉重的代价,比如环境、资源、劳动等问题。这就是目前的现状。” 一、“产业链” “产业链”的概念是工业革命——即“产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大分工中形成的社会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以引进设备、技术为主体的“加工制造型”机制和所谓“市场效应”的利润追求,使我们理解的“工业化”往往只关注其机械化、大批量制造这些表面现象,显示出国民对“物欲”的追求、急功近利的观念。“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事物显现的现象必定寓于特定的社会大背景、大系统之中,它与周围的因素、子系统、巨系统无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大千世界这个自然系统之所以生机勃勃,皆因为万物在适应大自然这个外部因素的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异,以调整自己的内部因素得以繁衍,我们称之谓“适者生存”、“各得其所”。在大自然中任何“物”都不可能脱离它存在的外部环境和食物链系统上的其他物种,而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只研究某个物本身的原理、结构、材料、形态等显性知识,“见木不见林”。而自然界与万物的存在是处于一个整体系统结构之中的,每一个体的“物”都与它存在的外部因素和其他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即每一种“物”的特征都蕴含有大自然和其他物的信息。这个千真万确的真理正是我们任何学科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图1)。
郎咸平关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6大环节”所说的正是作为整个社会的概念来认识人类生存发展的经济、生活和思考、创造领域中的内容:即生产制造——营销流通——消费使用——回收再生这个整个人类社会的系统。“设计”的本质和概念应该包含上述的领域和领域之间的内容,而不仅是“产品设计”,更不仅是“外观造型”(图2)。
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整体机制和意识,规模化的大生产、集合化的大分工体系产生了保证社会工业化体制运转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完成了从“产业链”到“社会链”的升华。 我国改革开放不到30年,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工业化虽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可是社会型工业化的机制和工业文化意识并没有在整个社会运行机制中积淀和形成。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加工制造型的工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填补空缺——引进——模仿——制造——低价格——同质化; ■技术含量不高、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无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几乎所有产品原始创意和技术起点均来自于境外; ■除品牌价值之外的其他所有竞争手段已经潜力挖尽; ■有意义的自主设计创新在这些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基本没有发挥作用; ■忽视培育企业持续成长最重要的能力,没培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需求,用自己的头脑进行产品创新的机制; ■作为社会机制:从需求研究——风险资金——技术储备——应用开发——生产配套——营销模式一整套产业机制链没形成; ■中国企业的成长碰到了真正的玻璃天花板,如不致力于社会产业链的结构化改革,中国的创新经济体系难以形成,“新型工业化”的提法也无立足之基础。 这种种现状和处境使“工业设计’的作用在中国社会被扭曲、割裂、且又边缘化。工业设计诞生于工业化社会萌发进程中,是对社会大分工、大生产机制的协调和修正。但是,中国目前所面对的社会与当初工业设计诞生之时西方工业社会所面对的迥然不同,在即将进入激烈的知识产权竞争的信息化时代,人类又面临资源匮乏和保护环境的两难境地。历史和时代不允许我们去重蹈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而必须学会总结西方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站在人类文明成果这个巨人肩膀上,探索自己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