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时代征候及其教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唐爱民,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德育原理研究。山东曲阜,273165

原文出处:
中国德育

内容提要: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呈现出较为普遍、明显的双重性。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的错位,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学校道德生活与社会道德生活的隔离,人文涵养与科学素养的过程,是这种双重人格的基本表现。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导致了其学习与生活的困惑和不良道德人格的形成。高校道德教育必须依凭大学生的这一人格特征采取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措施,方能促使其道德人格健康发展。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9 年 10 期

字号: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社会关系、教育制度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处在巨大的变革之中。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处于焦虑或阵痛之中。这种变化也波及到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的道德人格①处于冲突与困惑的境地。双重人格②即是这种困惑的集中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可以概括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开放的人际关系、多样化的行为取向、丰富而外露的情感表达、冲突对立的价值观念。这些人格现状反映在道德人格上,则表现为自我道德与他人(社会)道德、现实道德与理想道德、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等方面的两极对峙。这种对峙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中双重人格的出现。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的抵牾、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的隔离、科学素养与人文涵养的对立、自我意识与集体观念的冲突、功利意识与道德意识的失重等是这种双重人格的基本表现。反映在日常生活世界,言行相悖、知行不一、明迎暗拒、名实相离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反映在道德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则表现为热情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实然与应然悖离的矛盾心态。有学者将大学生道德价值的矛盾心态归纳为“权威解构与自我觉醒、改造冲动与自我失落、价值取向的自我中心与价值标准的实用化、价值多元与现实具体”的冲突以及“自我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精神与功利”[1]的对峙。

      大学生双重道德人格现象的发生是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复杂而矛盾的道德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的具体表现。只有深入客观地分析、阐释这一现象,才能寻觅化解这一矛盾人格的教育措施。

      (一)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的错位: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及其教化

      市场经济主导的经济文化铸就了大学生群体独立、进取、开放、多元的道德人格,但现代市场经济的发育也造成了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观念和工具理性思维方式的盛行。拒斥传统、蔑视道德、躲避崇高、不要规则、怎么都行的相对主义道德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许多大学生在道德人格上陷入了困惑和迷茫、矛盾和冲突的境地,重智轻德、重个人道德轻社会公德的双重道德人格倾向已露端倪。

      国内有学者对大学生价值观结构的实证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按重要性由高到低分别是法律规范取向、舆论从众取向、道德良心取向;而大学生目标实现的手段倾向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知识努力取向(知识、实力、努力、毅力),智慧机遇取向(智慧、机遇、天赋、社会支持),人格品质取向(诚信、自信、坚强)。[2]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逐渐增强,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逐渐淡化,道德敏感性有降低的趋势。

      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重视自我道德的表现而缺乏社会公德的意识与行为,这使其道德人格在日常生活中产生错位或失重。许多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烈,热衷于自我设计而忽视了自我设计的社会意义与道德意义;注重自我需要的满足和自我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他人的主观感受和利益需求;注重自我道德的建设而忽视了公共道德的构建。无论是在公共生活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公共秩序领域还是公共资源领域,大学生公共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都极为常见。这种滞后于智力发展水平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公德意识的薄弱和公德修养的残缺。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曾批判中国人只讲私德、不讲公德的行为,他在《论公德》中如是说:“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在公共生活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公共道德的缺失使得个人的道德最终失去了意义。

      社会公德反映的是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与陌生人相互对待时的道德表现,它是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底限道德行为要求,是社会文化的基本反映。遭致大学生个人道德与社会公德错位的原因,从社会的外在制约性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意识和功利意识凸显的社会反映;从其价值观深处看,乃是大学生个人本位主义和道德实用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从其形成的文化机理看,则是依附性的保守的生活方式在道德行为中的体现(大学生习惯于学校生活、班级生活、宿舍生活等熟悉场域中的道德交往,而对日常公共生活领域及其规则较为陌生,从而导致了公共道德与个人道德的失重以及道德人格的失范);从教育机制看,公民教育特别是公民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缺乏在公共生活领域中与社会、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最终导致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与文化层次的背离。另外,也是学校道德教育习惯于注重集体活动而忽视对大学生个人修养的培育与引导的结果,一旦集体的教育流于形式,不仅难以形成大学生的集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而且也不可能培植其良好的个人道德,只能导致其道德意志的非自主性和道德行为的从众性。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双重性是其道德缺乏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的表现,是其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冲突——即主观的体验者与客观的被观察者的冲突的结果。因此,高校道德教育应当立足于大学生道德的自我同一性的建构与发展这一关键点,积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自我设计与社会性成长、个体自由与道德责任、个人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通过加强有针对性的公民道德教育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与个体意识并重、个人修养与社会修养并举的和谐而完整的道德人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