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生活化教学体系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大健,湖南理工学院社科部。(岳阳 414006)

原文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当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从四个方面来构建生活化的教学体系,即: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导航、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融入校园文化生活、与社区生活接轨。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9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09)03-0033-04

      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这门课程应与生活世界相链接,着力改革文本式的课程,建构生活化的教学体系,让其走向生命形态、具备生气活力,让生活成为一本活的、立体的教科书,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一、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导航

      1.指导学生增强适应性学习能力。当前,不少大一新生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特点与学习方法,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导致无明确的学习目标,甚至“得过且过”,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就显得日趋重要。“基础”课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指导,特别是对那些学习适应性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更要给予个别指导。要用科学的学习理论指导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研究,使其重新审视已有的学习经验,摒弃陈旧经验,通过学习实践建立新的学习方案;要构建以积极的正面引导为主的鞭策机制,激发学习诱因,促使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维持或强化;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掌握学习“自主权”,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脱离学习环境及教育风格等因素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理性的学习观念,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增强适应性学习能力,及早进入角色,释放自身的潜能。

      2.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学习心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情舒畅时就会焕发出学习的热情,诱发求知的欲望,激发创造的灵感。目前,不少大一新生因学习压力大导致忧愁、焦躁、不安,进而产生学习障碍。对此,“基础”课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交往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有意识地调整自我,随时都能清醒、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地位和存在价值;应给予新生“适当干预”外充分的学习主动权、选择权、自控权,让其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建构、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珍惜时光,快乐学习。

      3.激励学生养成创造性学习品质。第一,要唤起学生的个性意识。“基础”课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个性,切忌对学生作“一刀切”式的要求,应设法激励学生优化学习个性,倡导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力争在学习活动中运用个性化、独创性的学习策略或方法,广泛收集信息,在占有信息的基础上不断地生成自身的新的知识,同时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适应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第二,要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1]没有问题意识,就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更谈不上创新。鉴于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现、善于分析、精于归纳、勤于总结、敢于否定、勇于创新。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达到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的境界。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基础”课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把学生引进生活,注重在生活实践情境中,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种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道德和法律理论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交往、亲历亲为,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本领,获得解决问题的真实经验,从而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教师可通过三个途径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1)用语言带入情境。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动、活泼、抑扬顿挫的语言叙述生活中的事情,描述生活的场景,勾画生活中的人物等,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地在头脑中浮现出语言所描绘的情境。(2)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集成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图像、声响、视频等,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场景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亲眼目睹“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媒体的刺激下,使眼前见、心中想、文中情交相辉映。(3)用活动拓宽情境。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形式活泼的活动,把课程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人生。

      在具体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知行统一原则。要通过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在知识、观念、理论的教学与实践、活动、行为训练之间作一个比例的调节,把知、行两者尽量切实地结合起来,在每一课中都安排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要帮助学生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即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真实感受,明白做一个合格公民的道理,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比如,在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时,我们应创设“情境”,安排学生谈谈对作弊现象的看法,引导学生自告奋勇地作出不作弊的承诺,并在任课老师的配合下,全班进行一次无人监考的考试。

      三、融入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管理者及“基础”课教师要在校园物质文化育人、校园制度文化育人、校园精神文化育人等几个方面下功夫,充分挖掘校园文化潜在的育人功能。

      1.以校园物质文化育人。主要是使校园的校容校貌、建筑物的布局、造型与色彩、教学设施的放置与装饰、校园的卫生管理与秩序、校园绿化美化的搭配与程度,以及师生员工的服饰、仪表、图书馆的图书等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所蕴涵的价值取向总是以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状态。因此,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显性文化因素,应按照美的规律和审美原则进行,它应集花园性、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要注重倾注人文关怀,提升文化品位,凸显个性特色,激活审美张力。高校应努力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能折射出校园人独特的、善良的、纯真的环境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要力求做到人格化,使学校空间充满着文化底蕴。“基础”课教师应结合校园实践教学,做好环境育人文章。一方面,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如:对校园道路、桥梁、池塘、亭台等景观进行命名;对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进行进一步提炼;对校旗、校徽、雕塑等进行重新设计等等。对参与活动的学生,不管他们的设计是否有价值,都应该以适当的方式给予奖励。另一方面,可指导学生解读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并给学生布置“解读心得”的作业。这样,才能真正使校园物质文化生活对学生构成一种召唤、一种警策、一种激励、一种力量,进而焕发出进取向上的勃勃生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