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作 者:
秦宣 

作者简介:
秦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原文出处: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9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同时,我们党继承过去优良传统,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深入研究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特点、新途径和新方法,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机制、方法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坚持意识形态发展与经济、政治发展的统一,高度重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对意识形态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告诫人们:“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但由于毛泽东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围绕阶级斗争搞意识形态建设,因而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上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为人民服务,服从于现代化建设大局。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被破坏、马克思主义被歪曲、人们思想被搞乱的情况,我们党经过思想理论战线上的拨乱反正,重新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指导地位,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此后,我们党始终强调解放思想,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从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到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到发展先进文化,再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建设思路越来越清晰,方法越来越科学。改革开放取得的光辉成就是与意识形态建设分不开的,并且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再强调,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被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比较系统地解决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坚持、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这一理论体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紧随时代前进步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因而是切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因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是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也是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新体系。

      把坚持指导思想一元性和思想文化多样性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它是统治阶级意志在上层建筑的集中反映。同时,任何社会的思想意识又是多样的。一元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是互为前提的。失去“一元主导”统领,就失去主心骨,意识形态必然陷入一片混乱,进而导致社会动荡;没有兼容并存,意识形态清一色,就会封闭僵化,一潭死水,丧失思想活力和文化创造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既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潮与话语在理论界、思想界泛滥,又主张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允许和提倡哲学、宗教、艺术等以多样化的形式、个性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并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允许其自由发展;既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又不否认在合法的条件下其他具体理想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既没有以主导性排斥多样性,也没有以多样性替代主导性。我们党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的统一,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用主导性去影响和带动多样性,用多样性去培植和激励主导性。在这方面,我们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二是注重对意识形态队伍建设;三是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四是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在当代的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先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认识到: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思想多层次性的客观事实,把先进思想教育作为主旋律,把分层次作为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教育,提高全民的整体思想文化素质。首先,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全党,使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始终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战略工程,始终坚持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纪律法制教育,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最后,不断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思想教育人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党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不断使人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对待和处理人生和社会中的各种矛盾,正确地理解和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我们党注重广泛深入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广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我们党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从全体社会成员的现实道德水平出发,在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同时,也要普遍实行适用于全体劳动者、爱国者的思想道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