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

作 者:

作者简介:
石书臣,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个方面的性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必须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定与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要求的关系。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9 年 05 期

字号: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范畴、功能、目标、内容及其发展方向等,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因此,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于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为认识和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做出了积极努力,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大致可分为两类观点:一是一元本质说,如“政治性”说、“阶级利益性”说、“转化论”说、“灌输论”说、“人学论”说等;二是两重本质说,如“社会政治属性与经济管理属性”说、“政治属性与非政治属性”说、“政治性与科学性”说等。①这些观点虽然进一步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但由于观点不一,所以这一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要回答这一问题,关键在于要弄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

      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本质的理论,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它是类的本质,是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属性;第二,它是该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第三,它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所决定的根本属性。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之所以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是因为三个条件都必不可少,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准确地把握本质。

      事物的本质和属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事物的本质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而事物的属性也即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个方面性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因为只有这一属性才满足了上述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共同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通、最稳定的属性。世界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千差万别,但意识形态性是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具有的属性。要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必须首先了解意识形态的含义。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阶级意识,其本质特性在于阶级性。由于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因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没有阶级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所以,人们在某种意义上也把意识形态性叫做阶级性,把非意识形态性叫做非阶级性或社会性。在意识形态诸形式中,由于政治最能直接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所以政治是核心、是主导,而其他形式只有与政治或统治阶级的要求相联系(相一致或相冲突),才会具有意识形态性,否则就属于非意识形态性质。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有人也把意识形态性称作政治性。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宜用“阶级性”或“政治性”来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而使用“意识形态性”呢?这是因为,虽然阶级性和政治性是意识形态的主导属性,但阶级性和政治性主要体现了政治教育的本质,却难以体现意识形态中所包含的受政治制约的思想、道德等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同时,这也有助于避免把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内容,毕竟政治教育不等于思想政治教育。而意识形态性则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而且是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共同属性。

      其次,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活动的特有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本质决定了其主要任务在于进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其中,主导教育内容是政治教育。世界各国无不注意强化意识形态中的“政治”那部分意识形态教育。当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还包括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正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这种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才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区别开来。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科学文化教育,是因为科学文化教育虽然也有意识形态的内容,但它的主要任务不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而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单纯的思想教育和单纯的道德教育,是因为它们都不是把意识形态中的政治内容作为主要内容,而且都不能全面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整体概念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同于政治教育,因为政治教育只反映了意识形态中的政治内容,而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意识形态中的思想、道德等内容。可见,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属性,这种特殊属性不是从某个方面而是从整体上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定性。丧失或淡化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假象,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象。当然,也不能把所有特有属性当作本质属性。如果特有属性只是个别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而不具有普遍意义,也不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最后,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所决定的根本属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矛盾系统。而其中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和过程的根本性质的矛盾,就是事物的基本矛盾或根本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也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这个基本矛盾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②。这个矛盾贯穿在所有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过程始终。解决这个矛盾的实质和目的,是为了把本阶级、本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也就是意识形态要求变成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工作都是围绕解决这一基本矛盾而展开的。由于这个基本矛盾及其所反映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自然使意识形态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意识形态性,是由上述三个基本条件共同规定的。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如果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属性而不是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特有属性,则不能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如果只是个别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属性,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共有属性,也不能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如果具备了上面两个条件,而没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也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要求,同样也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正因为“意识形态性”满足了上述三个条件,所以它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