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俞白桦,三明学院党委办公室。(三明 365004)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内容提要: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建设内容、途径和方法上的有效对策,以提高高校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大学生确立并实践生态文明消费观,建立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从而促进高校生态文明的发展。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9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8)11-0094-04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这是我党对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原创性贡献。高校是全社会文化层次最高的地方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所以,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进而带动全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是高校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1](P26) 高校是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者,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基地,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率过低、生产方式粗放、为GDP增长付出的资源与环境代价过大、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科学技术落后和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出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不协调,以及这种不协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影响,已日益成为阻碍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是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中,我国明确提出了“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然先决条件,要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各级教育系统,运用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高校有其独特的资源,能以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带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落实科学发展观。

      2.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和谐共生、和谐共处、和谐共荣。它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2](P30) 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求大学生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和道德规范,这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此外,高校还着力研究生态化科学技术,努力提高生态生产力水平,教育青年学生掌握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技能,应用科学技术寻求解决制约社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

      3.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协调一致的,社会的发展程度与人类的整体素质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准上。人类对自然的价值观经历了从“自然中心主义”到“人类中心主义”再到“生态整体主义”的认识过程。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随着生态价值观的进步而逐步强烈,它标志着人的整体素质开始向一个新的层次提升,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已日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人类社会将向新的时代推进。高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和谐。大学生能掌握科学文化,不断提高驾驭自然、驾驭社会的能力;能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能逐步树立对自然美的追求。这些品德的培养,促进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将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制约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

      1.生态文明意识的淡薄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意识指导、规范着人类的行为必须与环境协调发展。它要求人们不断深化对自己同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的认识,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法则,协调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不超越大自然所允许的生态阈限,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继续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然而,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比较淡薄。回顾过去,人类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文明和物质文明,人类也由自在阶段转变为自为阶段,从而形成了被称之为“现代性”的工业文明意识。但这种意识在发挥着巨大进步作用的同时,也使人类逐渐习惯把自己凌驾于包括一切其他生命形式在内的大自然之上。人类在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使各种资源将消耗殆尽。同时,人类还把各种废气物排放到自然中来,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人类以自然的主人自居的思想仍然深刻影响着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意识的淡薄也使高校存在着对人与自然观念上的短期行为、利己主义、实用主义、追求短期利益以及对自然价值的忽视等现象。

      2.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缺失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是各类高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本位,充分利用已有环境和社会条件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态文明培养和影响,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教育保障制度。目前,高校还没有健全的教育机制以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首先,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对于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高校还仅停留在环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还没有上升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进行“人需要怎样的环境”的教育,更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完成在环境中育人,并以此最终实现能满足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养、教育及发展的新目标。其次,高校的教育模式还比较传统。学科与生态文明教育没有有效整合,学科课程没有优化配置和整合,学科之间很少在生态文明的高度互相渗透。再次,在师资结构上,教师的人文与生态文明素质有待提高。一支既有专业资质,又有良好生态人格表率作用的教师队伍还没有形成。此外,促进学生自主教育的手段还不明显。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需要从改变教育者已有观念及整合校园内外环境等外部因素入手,更需要受教育者通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感知、体验、认同及内化来完成。当前,高校在让学生接触并亲自体验人与自然环境的重要关系方面还没有更多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