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标志

作 者:

作者简介:
沈壮海/刘玉标,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刘玉标,武汉大学博士生。

原文出处:
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新理论、感知新实践、把握新特点、运用新技术、汲纳新知识、构建新体制、形成新成果,走过了创新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回顾这一历程,深刻把握其与时俱进的可贵品质,对于我们直面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9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8)09-0085-06

      与时俱进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突出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新理论、感知新实践、把握新特点、运用新技术、汲纳新知识、构建新体制、形成新成果,走过了创新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回顾这一历程,深刻把握其与时俱进的可贵品质,对于我们直面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内化新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是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及时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引导当代大学生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入教育教学体系、内化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这一鲜明特征,集中表现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案的创新发展之中。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形成了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课程方案,即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酝酿、1985年形成的“85方案”,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酝酿、1998年形成的“98方案”,新世纪开始酝酿、2005年形成的“05方案”。[1] 每一次课程方案的调整,以及每一个新的课程方案的形成,都贯穿着一个重要的主题,即如何构建充分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创新与理论教育的统一,充分发挥科学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指引建设新实践的作用。

      标志“85方案”正式形成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刻感知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所呈现的勃勃生机。标志“98方案”正式形成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明确将邓小平理论纳入“两课”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并单独开设,要求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增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标志“05方案”正式形成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并在随后印发的有关文件中明确要求相关课程要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当代大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从这些规定和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总是与党的理论创新同步共进。这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鲜明体现,也是构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重要条件和重要内容。

      二、感知新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实践,既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教育资源。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刻把握这一教育力量与教育资源的重大意义,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和以生动的实践塑造人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和范围,努力提升实践育人的质量和水平,引导当代大学生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自觉把自身的发展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服务祖国和人民的过程中实现和提升自身的价值。

      感知新实践,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集中系统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和面临新课题的教育之外,集中表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生动而广泛的开展。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迅速兴起。1983年10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通知,号召大学生开展“社会活动周”,成为改革开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端。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充分肯定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强调“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是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唯一正确道路”,有力地指导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1992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深刻阐发社会实践活动在推动大学生成长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要按照“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指导方针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等多方面的要求。伴随着我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1996年12月28日,共青团中央、中宣部、国家教委下发《关于深入持久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意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强调加大科技文化服务力度,积极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建立稳固、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加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等。这一时期,“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科技文化服务”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挂职锻炼、勤工助学、社团活动等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实践育人的效果不断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