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遂,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岳麓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李林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长沙 410082)

原文出处:
学术论坛

内容提要:

文章探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课题研究兴起的背景与国内外研究概况。且以历史方式与逻辑方式、时序与研究内容相结合作为划分研究发展阶段的依据,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87年3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一种巨大而顽强的民族凝聚力”论题的提出到1994年1月宁夏“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研讨会为第一阶段;再到2002年9月“江泽民‘文化纽带’重要论述”北京研讨会为第二阶段;此后至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马英九上台与“胡吴会”为第三阶段。文章阐述了各阶段的特点与主要学术成果,揭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与主攻方向。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9 年 01 期

字号:

      [中体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8)10-0073-0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P31),且认为“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1](p42)。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1](P62)。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的力量[2](P1)。本文涉及海内外理论界,包括台港澳地区,但主要就我国大陆理论界有关本课题的研究进展与创新进行述评。其思路与目的在于:厘清20年来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脉络,在充分阅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融贯不同的学术观点,客观、准确、全面地把握本课题各阶段、各层次的研究进展,既展示学术成就,亦指出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研究的思路及主攻方向,力求进一步推动本课题的深入探索。

      一、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兴起的背景与国内外研究概况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3] 王国柱《关于文化力的思考》一文认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文化的力量”就是指日本学者最先提出的“文化力”。当今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确立了“教育立国”、“科技立国”的战略决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了强国梦。韩国在遭受1997年的金融危机后,提出了文化救国的方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到2004年,韩国已成为在全球排第五位的文化产业国。北欧小国芬兰,以其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优势,连续多年被誉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原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解体。其根本原因不在于美国的冷战政策,而应归咎于这些国家的文化即它的政治哲学、官方意识形态、民族凝聚力等已经失去原创动力而日趋僵化。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4](P225)。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担负着重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海内外学术界志士仁人为此而沉思。“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马克思认为:“在古代,每个民族都由于物质联系和物质利益团结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在表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时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5](P9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东西差距与南北差距逐渐扩大,东西差距比南北差距更大,已成为影响民族团结和区域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加之国际反华反共势力的支持,西藏、新疆、台湾民族分裂势力的活动有所增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之后,我国大陆学术界逐步恢复生机。这是中国文化哲学研究、民族凝聚力研究,以及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等三个密切相关的课题几乎同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华书局总编李侃的《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华书局成立75周年随想》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一种巨大而顽强的民族凝聚力”的论题。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佛教哲学》、赖永海著《中国佛性论》、姚卫群著《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业露华著《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等凸显佛教哲学研究取得新的创获。其中方立天首次从整体上构建起中国佛教哲学的完整体系。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演说中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体现了与斯大林民族定义明显不同的民族社会学探索之路,他生动形象地归纳了中华民族凝聚和融合的过程与民族大家庭的特点[6](P4)。1996年10月,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举办了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主题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与中国的民族间关系”。可见,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已在国内外学术界得到认同并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7](P1)。罗豪才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认为,对于中华民族,统一并非一般的政治选择和一时的政治诉求,而是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的积淀中形成的一种民族意识和价值观;两岸血同缘、书同文、语同声,有着割舍不断的骨肉深情。当今台湾文化,与大陆的河洛文化、闽南文化等保持着紧密的渊源关系。台湾民进党执政八年间,当局大搞“文化台独”,妄图割断历史,割裂两岸文化关系。文化认同的危机可能导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双重危机。因此,强化两岸的“文化脐带”关系,反对“文化台独”,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至关重要。台湾一批具有爱国心的史学界人士指出,“台独”的实质就是把台湾变成日本的附庸。

      抗日战争史是海峡两岸共同语言最多、国共双方最为重视的一段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史学界对抗日战争研究态度的变化,从一个特定的领域折射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与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台湾民众的观念、情感和心理状态。把握这些情况,有助于增强两岸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台湾史学界的抗日战争研究课题走过了一段与大陆颇为相似的过程,但起步早于大陆,其整体上的学术成就获大陆学者高平平的《台湾史学界抗日战争研究述评》等研究成果的肯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郑浪平著《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该书作者认为:“目前全球主流的历史,甚至包括中国人的历史在内,仍然无法公正地记录中国人曾经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大战中所有的表现。三千五百万中国人的牺牲,一亿多人妻离子散,九死留难的悲剧,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遭到战火摧残的浩劫。”“难道所有的中国人就不会质疑许多历史明显受到扭曲的疑点,并渴望有一个真正的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