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关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之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长龙,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部队管理系讲师,哲学硕士。(廊坊 065000)

原文出处:
学术论坛

内容提要:

当代美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分散、隐蔽,注重合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渗透为主,注重实践,以多样化的手段引导学生;精挑细选,严格教师队伍。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即继续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多学科配合以形成合力;注重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切勿矫枉过正;注重环境建设,优化教育手段,强化教育效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09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22;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8)09-0088-05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的世界,知识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思想来培养人,成为各国学校教育的首要问题。各国在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越来越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本文拟对中美两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作出比较,以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1930年代以后,美国学校奉行的“价值中立”(Value Neutrality)及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教育法》,其明显的实用主义和科学至上倾向致使20世纪中叶的美国社会出现了一股颓靡之势:社会整合出现危机、青少年犯罪比率上升、人们普遍缺乏信仰、社会价值观共识虚化,严重危及美国社会的稳定和普通国民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得不重新提上日程。概括而言,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个人主义、爱国主义以及“同情心、勇气、善良、公平、诚实、仁慈、忠诚、坚韧、责任和尊重他人”[1] 等人类普适性价值观,其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课程设置分散、隐蔽,注重合力

      美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没有统一的课程和教育方法,主要通过“宗教教育”、“公民教育”和“政治化教育”来完成。

      在美国,所有学校都开设宗教类课程,以宗教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并借以塑造“美国精神”是美国教育的一贯做法。2002年2月22日,布什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不无自豪地炫耀说:“美国是一个受信仰指引的国家。曾经有人称我们是一个‘教会精神’国家。你们也许有兴趣知道,95%的美国人说他们信仰上帝,我是其中一个。”[2] 尽管美国各州、各校课程不一,但塑造美国精神、弘扬美国价值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政治化教育却极为相似,各校大都开设“公民”、“美国宪法”、“西方文明史”、“现代社会”、“民主问题”等社会科学课程。国家甚至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和公民教育课程,通过宣扬历史中的伟人、强调公民的权利义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培养“好公民”的德育目标体系。另外,美国还通过专业课、基础课以及语言、艺术、伦理等课程渗透道德教育,把传授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对每一门主修专业,学校都要求学生从历史的、社会的和伦理学的角度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它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3]?仅此一点,即可看出其对坚持核心价值观的高度重视。

      美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卓有成效的,这体现在美国人有着浓厚的爱国热情和反共情绪:他们总以自己是美国人而骄傲、盛气凌人甚至目中无人。这一心态使得美国社会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不过美国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部门,缺乏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道德教育内容及标准。因此尽管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但由于不同的演绎和理解,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反过来又削弱了核心价值观的影响[4],“12岁的孩子卖毒品、14岁的孩子怀孕、16岁的孩子杀16岁的孩子,各个年龄的孩子承认撒谎、欺骗和盗窃行为的人数之多也是前所未有”[5]。

      我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完成,课程的设置实行政府全面干预、统一规定的方法,在各级各类学校配备相应的教材、参考书,并规定相应的学时,小学有思想品德,中学有政治,大学有“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现在称“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社会主义理论、法律与思想品德修养等领域,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公民。但是,我们过多地强调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使得这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有些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等)中学、大学讲授内容重复过多,忽略了整体教学的层次性和连续性;且教材内容从理论到理论,缺乏操作性和实践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美国教育历来注重人的自主性、个性化,主张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论体谅关心学派强调的情感、关爱、体贴,价值澄清学派提倡的让学生在冲突中学会澄清自己头脑中的价值混乱,发展自我批评,自我指导,学会如何获得观念,还是人本主义学派提出的“以人为中心”、“非指导性教学”的学校德育理论,形式主义德育理论提出的“我们主要不是传授任何内容,而是要教给人们一种熟练的方法”[6](P52),抑或认知发展流派强调的“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作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的能力”[7],其核心理念即反对传统道德灌输,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高扬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存在。正如贝拉所说:“我们尊崇个人尊严,确切地说,我们信奉个人的神圣不可侵犯性。任何可能破坏我们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决策并按照自己认定的方式生活的东西,不仅在道德上是错误的,而且是亵渎神明的。我们最远大、最崇高的理想——不仅对于我们自己,而且对于我们所关心的人,对于我们的社会和全世界——与我们的个人主义息息相关……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社会,我们所具有的某些最深刻的问题,也是同我们的个人主义密不可分的。我们并不是说美国人应当抛弃个人主义——因为那将意味着放弃我们最深刻的民族特性。”[8](P2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