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教育成效刍议

作 者:

作者简介:
邓家兰 钦州市委党校

原文出处:
桂海论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6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否需要加强?回答是肯定。但如何加强,又如何去争取更大的成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很好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农民教育的目标,教育内容的确定,方法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探讨,目的是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讨,阐明这样一个观点,即提高教育农民工作的成效,必须从实际出发。

      一、确定教育农民的目标,必须注重实现目标的历史可能性,克服超越历史阶段的主观性

      教育农民工作有无成效,实际上就是教育农民的目标(要求)实现与否,而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不可能有目标的实现,从这一点来说,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决定着目标的实现。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即是对农民的要求是高或是低了。高了农民做不到,成效谈不上!低了,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因此,对农民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必须具有合理性,这一合理性就是历史阶段的可能性。我认为在确定对农民的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谨防超越历史阶段

      人类社会是按照其内部规律由低到高不断地运行发展的,但在其运行发展中也不时地呈现出阶段性。社会意识也与之一样,由低到高不断地发展。马列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存在决定着意识,有什么样的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根据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大原理,我们在教育农民工作中提出的要求,必须符合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我国现阶段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我们的政策和思想要求,必须从现阶段的这一实际出发,不能超越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要求。例如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我国目前经济成分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样的经济结构,那就应该允许人们存在着“私营”、“私有”、“私营企业”、“私营商店”、“私有财产”等观念。假如我们不从现实生产力水平出发,一味追求“公有”程度,对“私有”横加指责,甚至给予无情的斗争,要求人们彻底地克服“私有观念”,其结果必然是由于对农民的思想要求过高,超越了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农民无法接受,教育农民工作也只能徒劳一场,毫无成效。

      2.对于不同层次的群众要有不同的要求。

      在从多的农民当中,可以从文化、政治身份、年龄等方面分出不同层次的群众。面对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在实施教育时,必须注意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即根据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提出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要求大家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等,这属于共同的、基本的要求,而对于特殊政治身份的党员、干部来讲,则有与众不同要求,在道德品质、思想境界、政治立场上比一般群众的要求高。如,在处理国家与个人利益关系方面,对一般农民群众来说,党的政策,国家的法令就是他们的行为准则。而对党员干部来说,在严格执行党的政策和遵守国家法律法令的基础上,则还要求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

      3.抓住主要矛盾,以解决突出的思想问题为主要目标

      思想矛盾,无论何时何地都普遍地存在着,在开展农民教育中,指导思想上必须抓准主要矛盾,以解决主要的思想问题为主要目标,克服那种不分主次,平均出力做法。马列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矛盾充满着世界,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诸多的矛盾,又是受着其中主要的矛盾制约着,如果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其它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作为思想矛盾,既然是社会客体矛盾在人脑的反映。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所以,教育农民,解决思想矛盾,必须抓住主要的方面去做工作,并努力使之得以解决,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教育农民,必须结合国情,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良好的道德风尚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的农民教育,基本上是以马列主义理论,国家现行政策为教育内容,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长期“左”的思想的影响,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儒家学说的全盘否定,这无疑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中国传统文件历史悠久,影响深刻,维系了各个朝代人们的思想,对于培育后人,促进社会安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谓是中华民族思想之晶莹宝库,不可否认,其中有不少糟粕,应该剔除。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其中也有许多进步的成分,可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集体思想,有相通之处。孔子思想中的“仁”就提倡“己所不欲,勿施手人”,并以“修己以安百姓”作为君子修身的最高境界。孟子为建立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而努力。其中之意就有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千百年来,关心他人的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心理。在个人的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孔子主张“杀生成仁”,孟子要求“舍生而取义”。在关心社会和国家方面,孔子主张人人修身为国,其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平天下抱负者,必须从修身做起,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于修身治国的儒家学说的倡导,在历史上出现了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壮举。关心国家和社会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光荣传统。今天在对农民施教当中能把我国这些进步的传统思想结合进去,岂不更为农民易于接受,成效也不就更大了吗!

      三、教育农民的方法,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

      教育要求,教育内容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不可忽视。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有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教育农民的方法,如何才合适得当,主要的还是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围绕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使教育工作更具有实际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