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长征精神 培育四有新人

作 者:

作者简介:
吕建中 青海民院管科系

原文出处: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6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6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突破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最后到达抗日前线,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红军在长征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穿峡谷,战激流,爬雪山,过草地,战胜了人间少有的艰难险阻;克服了生活物资极端匮乏的困难;纠正了王明的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从而创造了革命战争史上的“长征精神”。

      那么,什么是红军的“长征精神”呢?概括地说,就是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忠诚不移的信念;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这种信念、气概和品德,是红军坚强的精神支柱。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取得了红军长征胜利的奇迹。并且已经成为我们党和人民不畏艰难、顽强奋战的精神体现和象征。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中,继续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教育和培养青年一代,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在长征途中,为什么红军吃草根皮带,却仍然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里,为什么我们的许多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能够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和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坚持斗争,前赴后继?为什么无数先烈能够在敌人的刑场上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即坚信黑暗的旧中国一定要灭亡,光明的新中国一定会诞生,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更需要具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今天的青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90年代乃至21世纪中国振兴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如果没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没有无产阶级的思想道德,那就等于丧失了精神支柱,就无法在当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势力的激烈对抗与竞争中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现在,青年中绝大多数都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刻苦学习,积极劳动和工作。在他们身上处处闪耀着共产主义精神的光芒。但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党风不正,社会风气不好,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和人生观的教育不够等多种原因,使一些青年人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动摇,对社会主义还有没有优越性、共产主义还能不能实现等重大问题产生了疑问。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际交往急剧的增多,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接踵而来。对此,有些青年由于抵制能力的差,进而追求吃喝玩乐、低级趣味的东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开始在一些青年身上滋长蔓延,严重影响着青年一代的健康发展。据此,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对青年一代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教育,这不仅是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也是实现党的政治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我们今天说学习长征精神,发扬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教育青年一代,就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帮助青年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使他们能自觉地抵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制拜金主义、损人利己等错误思想和行为;教育他们努力以共产主义精神学习、劳动和生活,用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而奋斗。

      二、强化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

      艰苦奋斗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倡导和培育起来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和取得革命胜利的保证。在那艰苦的战争年代,中华民族的无数优秀儿女,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以艰苦为荣,以艰苦为乐,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克服了无数困难,推翻了三座大山,创建了新中国;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全国人民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克己奉出,拒腐防变,创造了新的伟大业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在人们的思想上明显淡化。现在,有些人特别是年轻人,不乐意听“艰苦奋斗”这几个字,认为现在发展商品经济就是要高收入、高消费、高福利,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不少青年人过急地企求进入享受人生的阶段,毫不客气地置办成套的现代化家俱和电器,心安理得地超前消费,尽情享受。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因此,我们一定要用长征精神教育青年,让他们看到我们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难还很多,“贫困和落后”,严重地困扰着我们。困此,要使我们的国家很快富强起来,除了学科学用科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外,再没有别的路可走。

      三、保证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长征途中,红军内部的坚强团结和互助、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对战胜敌人、克服困难、巩固自己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团结友爱精神,充分体现在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军政之间、军民之间和部队与部队之间,把战友当做自己的亲人,把部队当做自己的家。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是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60年代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金色的鱼钩》,叙述长征途中一位红军老炊事班长奉命负责照顾一名因病掉队的小战士过草地。在断粮的情况下,老班长用仅有的一枚缝衣针制成鱼钩,每到宿营地,就去水洼中钓小鱼给小战士吃,自己则以剩下的鱼骨和草根充饥。在老班长的精心照顾下,小战士终于病愈走出了草地,跟上了部队,而老班长却永远地倒在了草地。长征途中,像这样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举不胜举。红军就是依靠这种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克服了各种困难,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今天,我们要完成建设四化的重任,就必须保证对年轻一代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这是因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就会无敌于天下。当前,对青年一代进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教育,有着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十年动乱和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集体主义观念在一些人,尤其是一些青年人身上逐渐淡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却在滋长蔓延。具体表现在:讲求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自我发展,考虑问题从自我出发,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就有价值,而不考虑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首先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讲求实惠,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原参加集体活动,不关心集体事业;团结、互助、友爱的革命友情少了,金钱关系、权钱交易、宗派主义、小团体等非无产阶级的东西多了。这些旧的、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影响和腐蚀着青年一代。因此,继续加强对青年的团结奋斗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自觉地把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让个人利益的实现建立在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带头树立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道德风尚,带头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自觉遵守纪律,维护社会公德,抵制不正之风,培养高尚情操。所有这些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都是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