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工作中的“审时度势”

作 者:
杨胜 

作者简介:
杨胜 87205部队政治部组织干事

原文出处:
空军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什么是审时度势?简要地讲,就是研究时机,估量形势。我们的古人很看重这个问题,武侯祠有一幅清朝人写的赞誉诸葛亮政绩的对联:“能功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毛泽东同志就很看重这副对联,并将它送与一位入川主政的领导,嘱咐其要认真研究到任后的地方形势。可以这么说,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审时度势做好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基层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面对的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这些都将对领导者的行为效果产生影响和制约。因此,实事求是,把握时势,掌握时机,讲究分寸,是做好基层政治工作的一个经常遇到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要处理好:

      一、客观条件与主观愿望

      一般来说,谁都希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有所作为,“在其位谋其政”,但却有个“想干好”和“能不能干好”的问题。我认为关键就在于主、客观是否相一致。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空间,人们的思想作为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总是与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各种环境条件相联系。因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政治工作者的主观愿望能否遵从客观规律,正确地反映客观环境与条件,是检验其工作的前提和依据。

      1993年4月,我从机关到场务连任政治指导员。连队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饱满程度高、人员出勤率高、存在的安全隐患多是主要特点。当时又适逢我部规模最大的施工任务前期工程的开始,场务连所担负的任务更加繁重。在这个60多人的连队里老兵就占了将近一半。由于有一段时间这个连队疏于管理教育,部队比较松散,人员思想也比较复杂,老兵中的违纪事件经常发生。但既然到这个连队任主官,我想干好工作的主观愿望可以说是毫无疑问的。当时面对连队的这种情况,我没有象大家通常所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那样去烧什么“火”,而是在经过认真分析当时连队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和经过反复考虑后及时主持召开了支委会。会上,我和大家一起认真分析了连队目前的形势,研究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经过认真的讨论,统一了党支部“一班人”的思想,确定了连队在下一步工作中的思路,即:一切工作都要以飞行后勤场务保障这个中心为出发点,针对连队目前的实际情况,理顺各种关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也就是一方面要去正视现实,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另一方面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做不懈的努力。实践证明,这个思路符合当时部队的实际,能为大家所接受,连队形势也出现了根本好转。如果当时我一上任就急着去针对连队存在的问题瞎抓一气、去烧什么“火”,肯定会是一团糟,自己想干好工作的主观愿望就不会与连队当时的客观实际相符合。

      二、等待时机与创造条件

      等待时机,是我们在工作中能否做到审时度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客观条件不具备时,急于求成,则往往欲速则不达。这时候需要的是“缓办”和“冷处理”。等待时机不仅要有耐心,而且有时在问题较多时甚至不妨实行“战略退却”(当然不是全方位的),这一方面是为了更迅速、更准确地摸清情况;另一方面,如果新到一个单位,也是为了坐稳屁股。就拿我刚当指导员那会来说吧,当时连队的那种情况,不允许我去急于求成,而需要在经过认真思考、耐心等待的基础上去摸清情况,否则很有可能会碰破头皮,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所以,等待时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等待时机,绝不等于一味地放任迁就,也不等于被动应付,而是要在“等待”之中积极创造新的“时”与“势”,破坏旧的“时”与“势”,从而造成引起事物局部甚至全部发生变化的新“契机”与“转折点”的出现。

      三、从容不迫与当机立断

      一个好的政治工作干部,除了热爱本职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政策水平,自尊自爱,公正廉洁以及有较为广阔的知识面外,头脑清醒、沉着、冷静、反应敏锐也应是必备的品质。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审时度势,在工作中才能从容适度、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做到全局在胸,讲求实效,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不为一时一事所左右,才能有较为开阔的思维视野,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坚定自信,指挥若定,不乱方寸。不至于或较少的出现打乱仗、瞎指挥、随心所欲、朝令夕改的现象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从而较好地把握处理问题的分寸和尺度,做到恰如其分。

      人的思想变化极为复杂,甚至“瞬息万变”,一个人如此,几十个人甚至上百号人的情况就更为复杂了。因此,政治工作者要做到审时度势,除了在整体工作中要随时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还应当在认真把握部队的思想活动、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在一些关系部队建设的大问题上“当机立断”,否则,就有可能进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窘迫境地。从容不迫与当机立断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而不是对立的。当机立断绝不意味着草率从事、乱下决心,往往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基础上的“水到渠成”,即使处理一些棘手问题,也应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我认为,这同样是一种从容不迫。1993年8月初,我所在连队的一名战士因口角打了另一名战士一拳,事情发生后,尽管打人的战士主动找被打的战士道了歉,但双方因此而形成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件事情班里当时未向连队汇报,而连队直到9月中旬才知道。当时战士们都以为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连里不会再做什么处理。连队领导刚开始也曾犹豫过,但经过认真分析后感到,这个班有好几名战士即将退伍,以前又有过违纪现象,由于入伍几年来的积怨而形成隔阂的人数也不少,在这种情况下,这件事情如果不处理好,就可能给后期工作种下祸根。于是连队领导立即做出决定,打人的战士在全体军人会上作检查,后又根据其认错的态度给予其暂缓处分、以观后效的处理。这件事在全体老兵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搞好老兵退伍和给今后做战士的思想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