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粮食物流发展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铁生(1940-),男,经济学博士,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国家物价局、国家计委工作,任副司长、司长,1998年7月~2001年8月在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国储备粮食管理总公司工作,任局长、党组书记,总经理,2001年8月任中国市场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 100069

原文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内容提要:

在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受粮食危机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形势,粮食的生产和消费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更加集中,产销加剧分化,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密切,既要有效利用国外粮源,又要避免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同时,在宏观调控中粮食加工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粮食的储备结构、布局和轮换方式亟待调整,粮食物流的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分布分散。为此,在粮食物流方面应加大国家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粮食物流公共产品;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现代物流集团;提升粮食物流的科技水平,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对外开放,开展国际合作。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09 年 09 期

字号:

      近年来,受世界粮食危机的影响,粮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如何确保粮食安全既事关重大又颇为复杂。除了要做到粮食生产总量增长必须适应人口总量和工业需求增长之外,还要考虑粮食产销结构匹配、布局合理、国内外市场衔接以及粮食储备吞吐轮换是否顺畅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能否经济合理地发挥作用,关涉现代粮食物流的进步程度与效率高低。当今,在粮食安全形势出现一系列新变化的条件下,粮食物流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

      一、中国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

      1.生产和消费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粮食生产资源总量长期处于递减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格局适应资源有效利用的要求,出现了生产更加集中、产销加剧分化的局面。中国长期保持的“南粮北调”格局逐渐被“北粮南下”和“中粮西进”格局取代。一些工业发达的沿海省份因大量减少粮食生产而演变为主销区。粮食生产更多地向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转移,并形成不同粮食品种的集中生产区域。受此影响,原本省内和地区内的产销衔接转化为跨省、跨地区的产销平衡。

      2.国内外市场联系更加密切

      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立足于国内解决粮食供求平衡问题,粮食的进出口主要用于调剂余缺。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土地和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世界粮食安全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但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在正常情况下,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势必会出现粮食跨国流动。以大豆为例,由于出油率高和价格便宜,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生产的大豆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国产大豆的生产和加工业形成严重挤压。进口大豆的仓储加工企业大量布局在沿海港口附近,而产品销往全国大中城市。不仅如此,其他粮食品种,如小麦、玉米也将面临国内外差价引起的进出口。因此,在宏观上既要充分有效利用国外粮源,又要避免对其形成过份依赖,还要对国内粮食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予以必要的保护。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无疑需要粮食物流发挥重要作用。

      3.粮食加工业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更趋重要

      改革开放后,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越来越青睐于消费深加工的粮油产品。与此相适应,少数现代化大型粮油加工企业逐渐取代了初级加工企业。而跨国粮油企业的进入又加速了粮食加工业的兼并重组。当前不少粮油品种的加工业正形成垄断竞争的局面。

      粮油加工业的变化深刻改变了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方式,几十年来通过抛售原粮平抑市场的做法遇到了挑战。因为抛售的原粮有可能被加工企业截留,从而无法实现调控的目标。因此各级调控主体只有掌握一定的加工能力才有可能突破“梗阻”,把调控的目标贯彻到终端市场。粮食加工业地位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调控方式调整,将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也需要在粮食物流方面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4.粮食储备的结构、布局和轮换方式亟待调整

      根据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中央和地方两级储备的粮油品种应与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消费结构保持一致。为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应对突发性事件,储备粮不仅需要调整原粮的品种结构,也需要适当增加成品粮油的储备。

      由于粮油加工业的集中度不断增强,各地中小粮食加工企业相继退出竞争,原有的储备粮布局面临某种尴尬局面,在一些销区或产销平衡区出现“两头在外”的情况,即轮入粮源在省外,轮出市场在省外。在需要轮换时,不得不把从产地购入的粮食又运回产地卖给那里的加工企业。在动用储备粮救灾时,也不得不经过这种低效率的迂回运输。这不可避免地造成运力浪费,增加了财政和消费者的负担。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调整储备布局,让储备粮尽可能靠近加工企业;二是在储备粮相对集中的地区匹配必要的加工能力,或者结合储备粮由静态轮换转向动态轮换,延长储备企业产业链,形成必要的加工和物流能力。

      5.粮食物流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分布过于分散

      建国后,粮食长期供不应求,储备数量微不足道,与之相应的是仓储设施的匮乏与落后。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重视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特别是1998年用国债资金新建了1000多个现代化粮库,有效缓解了仓储能力不足的压力。但是,由于当时对增强粮食流动性、促进地区间供求平衡重视不够,粮食运输、加工、装卸等物流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不足,不利于粮食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合理配置。近年来这种先天不足又与分散投资、重复建设相互叠加,即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同部门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在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各行其是,缺乏统一协调,有限的粮食物流设施未能形成现实的物流能力,成为制约粮食物流发展的突出问题。

      6.粮食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不断演化

      近些年来,我国粮食市场体系不断向纵深发展,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粮食期货交易的品种逐渐增加,交割仓库也不断扩大覆盖空间。与此同时,一些重要粮食品种的远期现货交易在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下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粮食现货交易也以“B to B”的形式在网上开展。这些交易方式要求粮食物流提供更及时、灵活、有效的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