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内培育区域物流竞争力将会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工作的重点。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与评价,是促进经济发展,准确定位物流发展,制订科学的物流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出台相关物流政策的重要前提。从文献检索信息看,目前专门研究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文献还比较少,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也仅仅限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几种方法。姚建华(2006)在界定物流产业范围和定义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评估物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区的流通产业竞争力[1]。李旭宏等(2004)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给出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进而对区域物流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2]。谢如鹤等(2008)提出了多层次物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3]。邵万清(2006)设计了包括产业规模、效益、结构、资源、市场潜力等5个大类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物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4]。 我国物流业统计指标体系发展不成熟,在建立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通常会出现一些定性指标,而且是多层次的、复杂的。文献[5]提出在研究此类定性指标多的评价问题时,灰色综合评价法优于目前应用广泛的加权平均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灰色综合评价法,就是运用灰色理论,将评价专家的分散信息处理成一个描述不同灰类程度的权向量,通过单值化处理,求得受评对象的综合评价值。该方法能使描述各灰类程度的评价信息都发挥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1 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物流竞争力,就是各区域在物流产业发展中表现出的争夺物流资源,获取物流发展要素,开拓占据市场以及获取增长动力的能力[6]。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分析有利于充分认识区域物流发展现状,把握区域物流发展方向,实现区域物流的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是度量区域物流系统竞争力特征的参数,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正确、客观评价的基础和关键。笔者在参考国内外区域物流评价相关文献和分析相关物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依据整体性、科学性、潜能性等原则,构建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本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 灰色综合评价法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指标集是一个由多个评价目标按属性不同分组,每组作为一个层次,按目标层W,准则层
3 实证分析——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根据上述的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对其物流竞争力进行灰色综合评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指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市所辖的行政区域组成的经济区,同时还包括崇左、玉林两市的交通、物流体系。在评价过程中,聘请8位熟知该区域物流业发展现状的专家进行评分,具体评分表如表1所示。
4 结束语 实践表明,灰色综合评价法应用于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是有效的、可靠的,既可以评价一个区域物流竞争力所属的评价灰类,又可以对不同区域的物流竞争力进行选优排序,还能得出评价指标各组成要素的优劣排序,所得评价信息可满足不同的评价需求。然而,同其他定量分析方法一样,灰色综合评价法对区域物流竞争力的评价,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比如指标设置的代表性程度、专家评分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等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机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及时剔除突发因素的影响,使模型评估结果更加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