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

——The Problem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to students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本立 寇从俊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 430077

原文出处:
江汉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6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这还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给予爱国主义教育以重要位置。他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的历史。“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重视,特别是教育战线上园丁们的重视,分层次根据不同对象做好这一工作。

      可喜的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印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我们进行切实有效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并且明确地指出,“各类大专院校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内容的传统文化的选修课,开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大、中、小学校都要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的校外课堂,对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中学高年级和大专院校,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军事训练等活动,增强他们对工农兵的感情和对国家的责任感”。《纲要》从原则上到方法,都给我们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要求,同时也说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在整个爱国主义教育宏伟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试就学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分层面地谈些想法。

      一、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抓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全国有在校中小学生近一亿七千五百万,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将要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儿童少年时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时期,爱国主义情感的孕育是从幼年开始的。

      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努力发掘德育资源,积极开辟多种渠道入手。(1),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纲要》指出, “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和《中学思想政治、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学科教育纲要》的要求,制定各学科爱国主义教育的分科计划,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各相关学科课堂教学中去”。根据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应充分重视结合教材,找出教材中与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联系点,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点拨诱导。既要大讲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山河、丰富的宝藏、勤劳的人民、优良的传统,讲她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以及古代的繁荣昌盛,以增强自豪感。又要讲近现代中国内忧外患,创伤累累,被列强凌辱宰割的辛酸往事和耻辱遭遇,特别是那一幕幕山河破碎、同胞被杀的惨剧,那一个个白骨累累的万人坑,那一座座象征国耻的古建筑遗迹,以及灭绝人性的细菌试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等等,不但要讲,更要让他们看。看完了还要引导他们反思,进行热烈讨论,弄清这是为什么?应该怎么办?以便化耻辱为悲愤,化愤悲为自尊、自立和自强,进而确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努力为中华崛起卧薪尝胆,刻苦读书。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点在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包括对祖国的爱,对祖国的忠,核心是对国家有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培养对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首先应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其次,培养学生在家庭,在集体中勇于承担责任;第三,是培养学生学会为社会、为国家承担责任,自觉地爱国家、爱家乡、爱集体、爱学校、爱班级,并为之奉献。

      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发掘当地德育资源,利用各种阵地,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居旧址,瞻仰烈士墓,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历史古迹、风景胜地等作为教育基地,并聘请德育兼职教师,给学生上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课,坚持以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渠道,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实践,把工厂、农村、集市、车站、影院作为社会活动大课堂。学校每年都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参观访问,作社会调查,了解老区在改革开放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撰写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并在全校交流。还可把三好学生的表彰会选在烈士陵园召开,以激发学生们缅怀先烈英雄业绩,决心继承革命遗志,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

      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校史教育相结合。建立“校史陈列室”,宣传学校的光荣历史和光荣传统,以及大批校友在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成为先进人物或劳动模范的业绩,组织新生参观校史展览,请老校长作校史报告,请先进人物代表讲自己成才的经历,激励学生热爱学校,珍惜学校荣誉,为祖国奋发成才。

      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依据课外活动的教育性和近期实效性的原则,通过学科渗透和增加活动课的途径,进行“爱我中华知识竞赛”,其内容应突出两个方面:1、历史和现实中有突出代表性的为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事件和人物;2、能够激发爱国自豪感和振奋民族自信心的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业绩以及一些政策、时事的问题。开展“中国人了不起”、“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不起”,“做一个新时期了不起的中国人”、“爱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学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阅读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观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并与校、班会和团队活动有机结合,开展书评、影视评论活动。同时,组织学生与海外校友开展《祖国在召唤》的通信活动,举办《祖国颂》诗朗诵、《社会主义好》歌咏赛,《我爱祖国》征文等活动。此外,学校还应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思想落实到日常言行之中。

      结合时代特点,探索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子。在实施“一二三四五”工程,即一情(国情)、二史(近代史、现代史)、三学(学雷锋、学赖宁、学“十佳”)、四化(教育整体化、制度化、系列化、阵地化)、五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把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精神文明教育有机结合,以精神文明教育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起点,以传统教育为突破口,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形成整体化德育框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