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首位”的意义不容忽视

作 者:
冯敏 

作者简介:
冯敏 苏州市职业大学

原文出处:
华东经济管理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199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德育首位的认识意义

      德育,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把它视为培养为本阶级利益服务和效力之人才的重要途径及必要的手段之一。都是以本阶级的道德原则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要求。同时,又都把德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条件之一。

      现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要求。而这个培养目标的确定,是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反映现实社会客观要求的基础上的。这就是我们要坚持“德育首位”的哲学认识。

      二、“德育首位”的教育意义

      德育教育既是学校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的思想教育,又是全社会的社会公德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显现,是一项社会教育的系统工程。因此,不但是学校要抓,而且全社会都要抓。

      即便是学校的德育教育,也并非只是德育教师的工作。诚然,德育教师首先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德育原则、德育内容和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学生的现状,进行既有理论高度和深度的,又有较强说服力的系统的教育。这一教育,应打破过去一成不变的模式和框框,针对当代青年的特点,应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这对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有启发和帮助的作用。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感情,对了解国情和中国近现代史,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四有”的一代新人是一种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然而,教育也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它不可避免地会关连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文化、艺术、贸易、新闻、外交乃至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在学校,则党政领导和各个部门及各课任教老师都负有教育的责任。如果在职有所司方面,他们是“敲锣卖糖,各管一行”的话,那么在德育教育方面,他们必须加强联系,使德育首位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领域,形成真正的“齐抓共管”,没有一个“自留地”和一个“防空洞”。在教学这一环节上,要把德育教育深入到各学科领域,要进课堂,上讲坛,贯彻教书育人的原则;在党政职能部门工作方面,要贯彻管理育人的原则;在行政后勤部门工作方面,要实行服务育人的原则。

      同时,学校还要发动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开展各类群体活动。共青团组织的组织生活、学生会的社团、文体活动,都应把“德育首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活动之中,形成一种上下左右,四方连动,齐抓共管的教育形式,发挥多渠道教育的作用,培养一大批具一定政治素养和较高科学文化专业知识及思想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德育首位”的对策和措施

      由于科学技术及经济文化的发展,现代社会要求大学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为其服务和提供人员保证。于是地方大学的学科结构、课程设置和管理职能等方面适应了这个变化的要求,自觉地向这方面倾斜,从而导致了这类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的不断变化和适时调整。因而,地方性职业大学这类学校,德育的功能在体制上就难以形成,即使有德育工作者的工作,在客观上也只能处于辅助的地位,难以置于首位。故而,按学校的现行体制,党委及行政必须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重视“德育首位”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克服和避免因教育目标、教学任务的变化而减弱德育首位的职能,并应积极采取下列措施:

      从组织上,建立起党、政、工、团、学(学生会)和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整体性网络,加强对德育教育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和德育诱导性的研究,针对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及整个社会大气候环境的影响,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从个体上,建立班主任、任课教师,下班导师、主管学生工作的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和主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校长(副校长)等,以学生工作处负责牵头,形成第一线的教育体系。经常或定期(半月或至少一个月)内碰头,交流、研究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通报先进事迹,以先进典型、榜样示范、开展道德评价,在学校和学生中大力弘扬优良道德的人和事,使同学们认识到典型和榜样就在我们之中,就在我身边。形成一种有领导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开放性形式。

      从教学工作上,建立以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及文科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思想教育的研究、探讨,结合各学科领域的特点,加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做到及时交流信息和学生的现实情况。通过教师的教学,发扬优良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评述不良行为和不道德的人和事,起到扬长抑短、有针对性的教育。地方性高校在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条件下,克服体制上的困难,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措施,坚持“德育首位”的功能,培养合格的人才。

      四、“德育首位”的队伍建设

      德育工作的队伍建设,既是一个重要问题,又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高校把德育摆在首位,首先要有一大批致力于德育工作的人去贯彻执行这重任。没有一批专、兼职德育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及他们的牺牲精神,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任务是困难的。其次,有了这支队伍,还要稳定巩固这支队伍。即属这支队伍的成员,在政策、制度、利益及工作、生活等方面要采取配套的措施,用制度把它固定下来,逐渐加以完善。绝不能再象过去那样:当社会政治形势不安定时,视这支队伍为重要的;当社会政治形势稳定时,就认为这支队伍可有可无。德育政工人员,不是风雨衣,只在刮风下雨天,才想起他们。如果以这样的认识和态度来对待德育政工人员,那将会极大地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这是队伍建设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现阶段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培养大批合格的人才为之服务。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支队伍吸引力是极弱极弱的,假如对这支队伍建设的举措不当或稍有疏漏,那么定会危及它的巩固和发展。笔者认为,领导和有关部门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应把它摆在议事日程上。经常研究和关心这支队伍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以利安心于工作。另外,专、兼职人员要相对固定并稳定下来,就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如对符合条件的兼职人员应以合同形式明确其服级年限(如三至五年),在此期间应安心工作,努力钻研业务理论,注重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不得中途调离。当然,待遇就从优,并鼓励长期从事这项工作。对服务年限满后,应由其自愿再作选择或继续留任或改行从事其他专业和工作。组织上应允许再次择业并给予方便。其他诸如职称、待遇和培训等应与同类的业务教师同等,并且以适当放宽为宜。以吸引和鼓励有志于德育政工工作的同志投入到这支队伍中来,巩固并扩大这支队伍的力量,保证高校“德育首位”的原则得以有力的贯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