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伴随着我国国有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很多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改制,通常是指企业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是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企业改制通常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对原企业的人员、资产、经营等进行重组的同时,重点要对原企业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以及改制后的账务处理等,任务很是繁杂。特别是在新的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以来,企业改制的账务处理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有的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财务制度上有明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的却没有,这给企业财务人员的具体操作带来了困难。 本文针对国有企业改制建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结合《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颁布实施,以某国有招标咨询公司(以下简称“T公司”)的改制为例,探讨在新的准则体系下国有企业改制的会计处理。 T公司从事机电设备的招标以及综合性的工程咨询等业务。2008年,其国有资本持有单位为实现主辅分离、加快推进企业的产权多元化,6月底成功地对其进行了改制。 一、清产核资 企业改制,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摸清自己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很是重要,因而改制之前就要对该企业进行一次较彻底的清产核资工作,并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清产核资的专项审计。 清产核资时,对于发现的资产损失,如资产盘亏、损毁、报废以及其他资产永久性或实质性的损坏等,改制企业要及时地把这些上报给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待审查批准后,做好相关账务的核销工作;对于为改制的顺利进行而批准剥离掉的一些资产,要做好相应的账务处理,对会计师事务所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中指出的会计差错,要及时地进行调整。 1.核销账务的处理 对于国有企业的改制,国家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措施进行扶持。改制企业在清产核资时,应充分利用好国家给予的政策,在新准则的框架下,及时、谨慎地将批准核销的损失进行账务处理,为后续的资产评估工作做好准备。 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资产损失核销主要指存货、应收款项、固定资产、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的核销。 如上述T公司有一项固定资产经批准进行了核销,该固定资产核销时未提足减值准备,则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另外,T公司对一笔长期挂账而无需支付的应付款项,经上级部门批准,也进行了处理: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 2.剥离资产的处理 在国有企业的改制中,为使改制企业“轻装上阵”,一般会对原企业中的一些资产进行剥离。 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取决于该企业的市场经济形式。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一般会剥离该企业的社会职能资产或者该企业的一些不良资产,并将这些剥离掉的资产无偿转交给国家规定的职能部门或者托管机构,同时核减改制企业的国有权益。 比如T公司改制时,其上级主管部门就对该公司原投资已退出的“三产”企业以及其原拥有的部分房产进行了剥离。其相应的会计处理如下: 剥离退出“三产”企业时(此前,根据国资委的批复意见,该公司对此退出“三产”企业的长期投资计提了减值准备): 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 剥离房产时: 借:实收资本——国家资本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3.会计差错的处理 会计师事务所在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中,通常会发现一些改制企业在以前会计处理过程中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差错,改制企业应根据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逐一进行调整。 如会计师事务所在对T公司清产核资的专项审计中,就指出该公司原对一项长期股权投资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出现差错,需部分冲回。其调整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会计差错调整时,如涉及所得税变动的,在计算所得税时应根据税法的规定分期计算,经税务部门批准后,对以前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修正,调整以前年度所得税费用或可弥补亏损数。 二、资产评估 在做好改制企业资产损失的核销、剥离资产的账务处理以及会计差错的审计调账之后,接下来就要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对改制企业进行资产评估。 资产评估工作面广大,是企业改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估结果经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改制企业方可进行与其改制相关的产权交易工作。 如上述T公司,其资产评估报告经其主管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核准后,就通过当地的产权交易市场公开转让了其30%的国有股权,并按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将另外35%的股权转让给了该公司的经营者以及管理和技术骨干,国有股权只保留了35%。 至于评估结果的会计处理,一般认为,资产评估是为制定股权转让价格提供依据。按照历史成本原则,企业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按照实际成本计量,除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