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改革 成果丰硕

作 者:
沈迪 

作者简介:
沈迪,上海市会计学会光明食品工作委员会。

原文出处:
中国农业会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011
分类名称:财务与会计导刊(实务版)
复印期号:2009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回顾我国会计改革发展30年的全过程,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会计改革是有阶段性的,1978年至1984年这5~6年时间为第一阶段,是会计改革准备期。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会计方面没有什么具体改革行动。我把它称为会计改革准备期,就是在思想上、理论上、立法上、制度上酝酿,为改革作准备的时期。

      1985年至2005年为第二阶段,是会计全面改革期。这个时期,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各种新经济企业春笋般地蓬勃产生,整个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这个20年时间,我认为是会计全面改革期,这个阶段改革目标是要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归纳起来主要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改革工作:一是建立会计法规,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我国各种会计法规都是在这个时期制定和颁布施行的。二是制定实施新型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如《企业财务通则》、《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等。三是试行会计准则,如制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16项具体会计准则。四是修订企业会计制度,如施行13个行业会计制度,后来又把13个行业会计制度改变为《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五是规范会计队伍建设,包括创办会计学院,会计教育改革,建立会计继续教育制度,颁布会计任职资格条例,培养会计领导人物等。这场会计改革是在没有经验、条件下摸索着进行的,情况之复杂,矛盾之多,工作量之大,是从来没有过的。改革尽管曲折,但还是按照预定目标前进,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

      2006年起为第三阶段,是会计深化改革期。这个时期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发展,迫切需要有一套公认、一致、科学的会计准则体系。这个阶段的会计改革目标是与国际会计趋同。工作重点,对外同有关国际会计组织谈判、协调,对内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等。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简称1+38。这次改革把《企业会计制度》全部改变为《企业会计准则》,而且与国际会计实质趋同,采用了公允价值等许多新的会计政策,并且规定股份制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当时准则指南、准则解释还没有出台。这个改革速度之快,步伐之大,力度之强,在中外会计改革史上实属罕见,可称得上是突破性的改变,跨越式的发展。当时,大家思想都准备不足,产生了很多想法。幸好,在实施中,对会计政策掌握得稳,强化了对上市公司会计培训,财政部又设立了专家咨询组织,对有关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因此,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实现了顺利执行、平稳过渡的要求。

      从会计改革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看法:(1)解放思想是会计改革的根本问题。如会计工作走上法制化、走上市场化、走向国际化;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从制度导向改为准则导向;从单一会计向多种会计发展;会计资料从秘密走向公开等等,都有个解放思想,冲破传统观念的问题。解放思想,就是要我们财会工作者,确立创新思维,树立进步的理念,发展的理念,求新和求变的理念。而且思想要不断解放,持续解放,才能使会计改革不断深化、持续进行。(2)会计改革与经济改革发展要同步进行,不能滞后,更不能脱节,否则要造成矛盾,影响经济发展。同时要处理好会计改革快与稳的关系。(3)会计改革目标要与时俱进。因此,要不断研究新问题,确定改革的新目标,进行新的改革,符合新经济发展的新要求。(4)会计理论研究要有前瞻性,要有理论储备,对经济中可能发生的新问题,会计改革要有预案,这样才能实现会计改革既主动又好的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