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部经营责任审计中常见的利润操纵手段及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冬莲,济南供电公司。

原文出处:
会计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011
分类名称:财务与会计导刊(实务版)
复印期号:2009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目前,有些企业管理部门(或集团公司)与所属企业签订年度经营责任合同,年终根据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兑现,以此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压力。由于各单位经济效益情况不同,而经济效益又与经营者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一些企业为了“适应”经营指标的需要,往往采取人为调节利润的方法。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一般会想方设法调减利润指标,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一般会想方设法调增利润指标,但共同点都是弄虚作假,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一般来说,其常用的操纵手段及审计应对策略主要有:

      一、效益较好的企业利润操纵的常见手段及主要审计策略

      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能够超额完成经营指标,但怕上级增加来年完成经营指标的难度,因而想方设法减少收入、增加成本,压低当年超额完成指标数,为下年留“口袋”。其常用的操纵手段如下:

      手段一:该结算的收入不及时结算,留待下年进账。有些企业违背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故意推迟收入确认的时间,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如某公司部分工程项目已竣工决算,工程款未全部到账,收到的工程款已结转收入,成本已全部结转,尚有工程款283万元未收,未在应收账款挂账反映,少计收入,虚减利润283万元。某公司2004年实现收入中有147万元故意不在当年收款入账,也不在应收款项中反映,递延到2005年1月份收到款项时确认收入。

      审计策略: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分析企业年末、年初的收入异常情况,并审查相应的销售发票领购簿、销售合同、出库凭证、银行未达账项、销售发票、工程结算资料等,抽取部分发票存根联追查其是否登记入账,看是否存在不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开出发票而不登记销售收入的情况,等收到款项时确认收入,利用时间差,故意推迟收入入账时间,跨年度调节利润的情况。

      手段二:应做收入的款项在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挂账。应确认的收入不确认,在往来款项中长期挂账,以达到少计当期收入,减少当期利润的目的。如某公司采用直接收款交货方式,销售产品500件,收到货款468000元,转账支票已签收,发票账单和提货单已交给对方,但尚未提货。当日,公司将货款记入“预收账款”账户。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该笔业务已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但该公司却在预收账款挂账,达到人为操纵利润的目的。

      审计策略:对企业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挂账金额较大,且长期无动态的异常现象,应通过抽查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出库凭证等相关业务记录,对存货进行实地监盘,并进一步向客户函证,以查明是否存在通过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来隐藏收入,隐瞒利润的情况。

      手段三:收入和成本不配比结转,故意多转成本。如企业为了适应年度经营指标,不按配比原则结转销售成本,导致企业库存商品的账面金额小于实际库存金额。

      审计策略:一是通过检查其成本结转方法是否遵循一贯性的原则;二是通过计价测试,看企业期末存货单价是否异常;三是通过抽查盘点,对企业实际存货的数量和金额与账面存货的数量和金额进行比较,看是否有差异。

      手段四:虚构成本,虚减利润。有的企业虚转成本,调节利润。如某设备制造公司为了应对经营指标,将长期积压的未出售产品结转销售成本,虚构当期销售成本,调减当期利润。

      有的企业利用暂估材料不冲账或少冲账的手段,虚构成本,从而隐瞒利润,或者利用暂估和冲账核算的时间差,调节不同会计期间的利润。如某设备制造公司期初A材料无库存。

      2006年11月1日外购A材料1000件,未取得发票,暂估800元/件,总金额1000件×800元/件=800000元。

      2006年11月20日生产领用1000件,生产的产品当月已全部销售。

      2007年1月8日取得发票,实际金额为1000件×600元/件=600000元。

      2007年1月在做完暂估冲回、外购入库核算之后,未对材料出库成本差异进行调整。导致2006年销售成本虚增20万元,利润虚减20万元。显然,即便2007年1月份其对材料出库成本差异进行了调整,2006年的销售成本已经无法改变,其调减的将是2007年1月份的销售成本,仍然导致2006年11月份和2007年1月份利润与真实的业务利润存在差异,2006年度利润虚减20万元,2007年度利润虚增20万元,这个差异,就是材料暂估业务造成的。

      审计策略:对于前者应审查销货合同、订购单,销货发票、出库单和发运记录等证明业务发生的原始资料,并对存货进行实地监盘。对于后者应审查核对购货合同、购货发票、材料验收和入库记录,材料的入库和暂估材料的冲转是否及时,暂估材料的核算是否正确,是否存在以此加大成本的现象。

      手段五:将应计入“递延资产”“待摊费用”的支出挤入当期费用,减少当期利润。如某公司2005年10月份一次性在管理费用中列支技术服务费100万元,而合同约定的技术服务期限为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公司未按合同的收益期限进行摊销,虚增当期费用50万元,使当期利润减少50万元。

      审计策略:重点检查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业务合同、查清支出的性质,看科目的列账依据是否充分、合理,是否按收益期限进行摊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