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 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09)03-0029-07 今天的青少年面对的是复杂的时代,有着多方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外部和个体因素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成长挑战。在同样的逆境和挫折下,有的青少年却能顺利渡过,并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学者们指出,这种应变逆境和挫折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新的成功观念不再是安稳地享受短暂的成功、舒适的生活,而是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动、逆境和挫折。 为了提升青少年对于逆境和挫折的适应力,以及迎接成长挑战的能力,香港开展了抗逆力辅导工作。从2004年开始,香港教育统筹局在全港小学范围内开展了“成长的天空计划(小学)”。该计划的理念,提出的背景、内容、运作等情况,对内地学生辅导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着多方面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抗逆力研究 “抗逆力”概念是香港根据英文单词“resilience”翻译而来的。“resilience”英文原意是指弹力、恢复力、顺应力,后来被国际心理健康界所引用。香港的蔡云元指出,“抗逆力”已经成为国际心理健康界共同关注的理念。各国都努力为新一代寻求重建“抗逆力”的方案,务求青少年在逆境中即使受挫,仍然有力量反弹,重拾信心、稳步前进。 20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培养青少年抗逆力问题的研究逐渐形成高潮。虽然有很多学者研究抗逆力,但至今仍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学者Markstrom等人认为抗逆力是一种“有适应能力、对抗压力的个人特质,纵使面对不幸的生活经验,个人亦能克服而有成长”[1]。Grotberg指出,抗逆力亦是一种普遍的能力,这种能力令个人、家庭、社区能预防、减轻或克服逆境带来的损害,拥有抗逆力的人能转化逆境,令生命力更坚强[2]。抗逆力一词开始用来描述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用来保护个人免受危险和挫折的负面影响的特征和能力。后来,研究者也开始认为抗逆力不仅仅是一种固定的特征和具体的结果,更主要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不是被看做个人拥有或者从来不曾拥有的特征,而是被当作人的生命周期中可以得到提升的健康发展的正常部分[3]。由此可见,对抗逆力的界定是一个从单一视角到多重视角的发展过程。Robin在研究中发现,那些具有较强抗逆力的青少年,抗逆力形成主要涉及4个方面:认知的过程,情感的过程、社会的过程,采取有目标的行动。而且这几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一个方面得到了改善,也会带动其他方面得以改善[4]。因此,有抗逆力的人不能仅仅被界定为是具有一种称为“抗逆力”特征的人,而是通过抗逆力的过程不断克服困难的人。 首都师范大学的范燕宁教授指出,不少研究者认为,抗逆力是使儿童或成年人从生活压力、创伤、风险、危机中得以摆脱的能力,它可以使人们从负面的生活经验中得以恢复,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坚强。有研究者进而认为,抗逆力问题的提出将关于生命历程的“危机关注”及“治疗模式”的消极研究视角转变为“增权模式”和“福利模式”的积极视角,更加有利于调动发挥青少年积极的生命潜能,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领域中带来了哲学变革[5]。“Resilience”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案主的内在潜能,不再单纯关注问题的负面影响,更加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 二、香港的抗逆力研究及辅导工作 引发香港对培养青少年抗逆力相关研究的,是连续几宗少年自杀个案。1993年香港出现一连串的少年自杀事件,香港政府因此成立了一个高层跨部门、跨界别的专责委员会,开始对青少年成长中的多种问题进行思考,如抑郁、自杀、滥用药物、离家等有关青少年精神健康、行为、家庭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当研究者们思考青少年抗逆力低的原因时,认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的错,更不能将全部责任归到青少年身上。他们更深入地思考了香港的社会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对青少年身处的困境十分关注,把抗逆力辅导工作放在更大的环境中来考虑。政府部门、教育界、社会服务界人士甚至是家长都开始关注培育青少年的抗逆力。香港的大学、民间机构、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其中。如香港中文大学、突破机构、香港小童群益会等,借鉴国外关于抗逆力的研究成果,并尝试把外国的素材转化、应用。经过8年的长线研究后,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6]。 (一)青少年成长的危机因素 在过去有关儿童及青少年辅导工作中,大部分研究均指出,一些独特的“危机因素”(如父母亡故、低收入家庭、单亲、父母抚养方式不当等)导致边缘青少年的出现。在这些危机因素中,成长的青少年转化为危机(边缘)青少年的机会比其他不在这些因素下成长的青少年要高。而一些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及社会学者发现,大多数研究都把有关的工作集中在治疗人的“病态”上,而忽略了个人本身的“自救”和“从负面人生经验中成长”的重要性。 (二)青少年成长的保护因素 不少学者开始在辅导工作上提出了“抗逆力”(Resilience)概念,并强调“保护因素”的重要性。有关“抗逆力”研究资料中显示,有很多身处于不利条件下成长的青少年,他们并未受到环境中“危机因素”的影响走上歧途,反而成功地跨越了困难,健康地成长。这些“保护因素”包括:与父母良好的关系,群体的支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朋友及社会的认同,家庭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