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许传新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原文出处:
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利用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探讨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子女在公立学校人际适应、学习适应、行为习惯适应良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级、媒介接触、城市体验、流动参与对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9 年 10 期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城市化的扩展和工业化的推进,中国的城乡关系由过去相互分割、相互隔绝的刚性二元结构逐渐转变成为允许城乡间部分流动的刚性、弹性兼而有之的二元社会结构。这种转变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200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为1.21亿人;2003年则增加到1.4亿人,在这些流动人口中有许多儿童(朱玉、郑黎,2004)。根据“五普”资料显示,全国流动儿童已有1982万人(张彦,2005)。如此庞大的流动儿童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儿童来说,教育是其核心问题。流动人口子女的优质教育问题绝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体现教育公平化、全面化、均衡化的水平,还关系到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问题。为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2001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两个为主”原则,以“流入地政府负责为主,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2004年6月成都市政府颁发了《成都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意见(试行)》,《意见》就如何具体落实“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方针”做了更具操作性的规定。截至目前,成都市中心城区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约有11.8万人,其中公办学校就读的为7.3万人,占61.9%(成都市教育局,2008:4)。他们能否适应公办学校的生活?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在城市公办学校的适应性?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

      学校适应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界定。如拉德和伯彻认为学校适应不仅指学生的学校表现,而且包括学生对学校的情感或态度及其参与学校活动的程度(Ladd and Birch,1989:61-79)。拉德的定义被大多数研究采纳,他认为学校适应就是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Ladd,1997:1181-1197)。

      对于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讨论:

      关于同伴关系对学生学校生活适应的影响,库帕斯米德(Kupersmid)研究表明被同伴拒绝或不受欢迎的儿童其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受欢迎的儿童,并且其缺勤率和中途辍学率也很高(Kupersmidt 1994:124-125)。温塔伊尔和阿瑟(Wentael and Asher)研究表明,同伴接纳水平不同的群体在成就动机、自我规范技能、课堂行为、学习声望、教师偏爱等方面均有差异(Wentael and Asher,1995:213-215)。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受欢迎儿童具有较强的社会能力和积极的行为品德,多表现为亲社会行为;被拒绝儿童的行为特征倾向于攻击性、破坏性和学习困难;被忽略儿童的行为表现为羞怯性、焦虑性和抑制性,缺乏同伴之间的亲密感(曹述蓉,2006:7)。

      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校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拉德的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儿童的早期学校适应显著相关。亲密的师生关系与儿童积极的适应结果(如学校喜好、班级参与、学业能力)有关,冲突的师生关系与儿童的消极适应结果有关(Ladd,1997:1181-1197)。国内学者刘万伦的研究发现,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影响学生学校适应的一个重要变量,它体现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并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和学校的适应行为(刘万伦,2006:43)。

      还有学者从班级环境来考察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性,得出凝聚力高的班级环境中,儿童往往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水平的结论(Moos,1978,70:263-269)。杜恩(Dunn)的研究发现,班级凝聚力与儿童对数学的喜欢程度和数学成就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3和0.16,反之,班级内部同学之间冲突、摩擦则会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不良影响(Dunn R J,1998,100-115)。郭伯良等人的研究发现融洽程度不一的班级同学关系以及严格程度各异的班级秩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退缩行为与学校适应(学业表现和同伴接受)间的关系会产生影响(郭伯良等,2005:233-239)。

      对于流动人口子女这一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学校生活适应问题,也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如孙晓莉对南京两所小学184名同学的调查发现,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公办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性;在人际适应即同伴交往方面,流动儿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与同伴交往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同伴交往是影响学校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孙晓莉,2006:20-21)。

      总体而言,目前学者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适应性研究还比较薄弱,还有许多现实与理论上的问题需要做出回答。随着“两个为主”原则的贯彻落实,将会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就读,他们能否在城市公立学校“落地生根”,能否适应公立学校的学习生活,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成长,而且同样会关系到整个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构。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资料

      本文所用资料来自于笔者2008年4月份在四川省成都市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社会调查。这次调查以成都市主城区公办学校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流动人口子女作为研究总体,样本的选取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具体作法是:从成都市5个主城区随机抽取3个城区,在每个城区抽取一至两所成都市指定的接纳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城市公办学校,共抽取了 5所学校,其中小学到初中“一贯通”学校3所,另外只有小学阶段和只有初中阶段的学校各1所。在3所“一贯通”学校我们抽取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各2个班,在只有小学阶段和只有初中阶段的学校分别抽取四至六年级各2个班,初一至初三各2个班,有一所学校因“中考抓得紧,初中三年级学生没有时间接受我们的调查”。在每个被抽中的班集体,我们采用整群体抽样的方法,将该班集体的所有外来人口子女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这样总共1009名学生构成该项调查的样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