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漂族”群体的生存现状与定量研究

作 者:
廉思 

作者简介:
廉思(198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社会稳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博士后,法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运动,危机管理。北京 100029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家

内容提要: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校漂族”这一群体的人数也呈上升态势。“校漂族”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校漂族”群体的实地调研和定量研究,对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媒介信任度、利益表达方式、生活满意度以及社会公正感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对解决这一问题可供参考的意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9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09)04-0040-05

      “校漂族”是指那些已经毕业但为了考研或找到更理想的工作或害怕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而继续留在母校及其附近其他学校周围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他们住在学校或学校周围,在食堂就餐,到图书馆学习,去操场踢球,在学校上网,还经常到学校听课和各种讲座、参加考研培训以及学校举办的人才招聘活动等。学校的公共场所里几乎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俨然是高校中的一员,而事实上他们已经走上社会,与学校并无隶属关系,因此被称为“校漂族”。该群体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大学毕业生“国家分配与双向选择”并行之时,此后便连年存在。[1]

      一直以来,学术界与教育界研究“校漂族”问题大多是从定性层面进行分析。但是,这一群体的生活满意度、社会公正感、利益诉求方式等问题仅通过定性分析很难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笔者组织课题组,采用判断抽样的方式对我国北部(北京)、东部(上海)、南部(广州),中部(武汉)、西部(西安)五个地区五大城市的“校漂族”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定量研究。

      一、问卷分布与样本数据

      本次调查时间为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采取判断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街头拦访与入户访问的方式对“校漂族”进行问卷访问。向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5个城市“校漂族”发放问卷3150份,共回收2981份,回收率达94.63%。这2981份问卷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问卷分布情况表

      调查地点问卷数量 比例(%)

      北京市 77325.93

      上海市 76225.56

      广州市 486 16.3

      武汉市 48116.14

      西安市 47916.07

      Total 2981 100

      从数据显示的结果看:在地域方面,“校漂族”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仅没有发现西藏自治区籍贯的“校漂族”。在年龄方面,大部分“校漂族”出生于1980~1987年,占了总数的89.97%,也就是说“校漂族”中80后一族占到了有效总体的绝大部分。从性别方面看,男性占多数,占了总数的63.6%;女性相对较少,占36.4%。从婚姻状况看,绝大多数“校漂族”都没结婚经历,占了总数的75.1%;但有13.7%的“校漂族”处于同居状态。

      二、基本特征分析

      (一)户口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校漂族”中大部分人来自农村地区,占了总数的72.7%;还有27.3%的人来自城市。从户口所在地看,有3.3%的人拥有当地城市户口,13.8%拥有当地农业户口,但是“校漂族”中绝大多数,占到82.9%的人没有当地户口,“校漂族”中这些没有当地户口的毕业生就是所谓的“漂族”(如图1所示)。

      

      图1 户口分布

      (二)教育经历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校漂族”大部分已经完成学业并拿到学位证书,占了总数的95.6%,只有小部分未拿到学位证书(只占总体的4.4%)。从专业方面看,“校漂族”的专业涉及现有专业的绝大多数,但以管理、经济、计算机、法律和外语为最多,占了总数的63.94%。从生源地看,大部分是外地毕业后到当地来考研或找工作的毕业生,占了总数的61.23%,其余为当地高校的毕业生,占了总数的38.77%。

      从学历方面看,“校漂族”的学历主要集中在专科和本科学历(包括正规国民教育系列毕业和成人以及民办院校毕业),占了总数的95.81%,研究生以上学历则非常少,仅占总数的4.19%。正规国民教育系列毕业生占大多数,为62.46%(包括国家正规大专、本科及研究生,如图2所示)。

      

      图2 学历分布

      (三)支出情况

      1.房租支出

      在回收的调研问卷中,月房租支出在200元及以下的占有效调查总数的17.61%;200~400元的占53.42%;400~600元的占15.07%,600元以上的占13.9%。大部分人的房租都在400元以下,人均面积一般只有6~10平方米(见表2)。

      表2 房租支出分布

      <200 200~400400~600>600

      17.61% 53.42% 15.07% 13.9%

      2.伙食支出

      在回收的调研问卷中,月基本饮食支出在300元以下的占有效调查总数的8.77%;300~500元之间的占61.36%;500~1000元的占28.25%;1000元以上的仅占1.62%。“校漂族”用于基本饮食开销平均为500元左右(见表3)。

      表3 伙食支出分布

      <300 300~500 500~1000 >1000

      8.77% 61.36%

      28.25%1.62%

      3.交通支出

      在回收的调研问卷中,月交通支出费用主要集中在50元以下,占有效调查总数的50.34%;50~100元之间的占33.45%;100~200元之间的占9.12%;200元以上的占7.09%;“校漂族”的交通费支出较低,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公共交通工具费用较低(见表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