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资本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尉建文,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

原文出处:
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的视角,基于定量的研究方法验证了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意愿的影响。主要发现包括,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父母的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从政”意愿影响显著;父母的社会地位对于大学生“入企”意愿影响显著;家庭收入越高,大学生“入企”意愿越高;父亲教育水平越高,家庭社会网络异质性越大,大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越高。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9 年 08 期

字号:

      目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学者们从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教育体制、就业制度和大学生个体特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陈成文等,2004;陈海平,2005;宛恬伊,2005;郑美群等,2005;胡永远等,2007)。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本文选择家庭作为主要解释变量来研究它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其主要考虑有三:第一,中国社会是以“伦理本位”为特征的“乡土社会”(费孝通,1998),社会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家庭是大学生社会资本的主要来源。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走出校园之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父母拥有的社会网络和资源(郑洁,2004;李黎明等,2008);第三,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已是学者们的共识。父母的社会地位与收入等对大学生就读的院校、单位选择、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有着显著影响(文东茅,2005;郑洁,2004;李黎明等,2008)。

      在理论层面上,大学生就业属于职业地位获得研究的范畴。本文在梳理地位获得模型的基础之上,综合地位结构观与网络结构观两种理论视角,把就业意愿看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中间环节,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目的在于:在理论层面上区分家庭中的地位结构性因素与网络结构性因素,厘清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在经验的层面上,在同一模型检验家庭经济地位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从而深化大学生就业的研究。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工具

      在职业地位获得研究中,最有影响的是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他们具体分析了先赋地位(以父母的地位为操作尺度)和自致地位(指个体经后天努力获得的角色地位,如教育、工作经历等)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布劳-邓肯及其后来者对欧美国家的研究都表明,家庭背景中父母的职业地位(特别是父亲)与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职业获得(首次工作或当前职业)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对亚洲国家的研究也表明,父亲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对子女的职业选择(首次工作和当前职业)具有显著性影响(Hsung & Hwang,1992)。

      对于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职业地位、学历)对子女地位获得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李黎明等,2008)。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毕业生更有可能选择继续学习深造以推迟就业,且求职更有信心,初次就业落实单位的概率高(郑洁,2004)。诸多社会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结论。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的调查显示:53%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能力与关系相比,后者对就业的影响更重要。24%的毕业生表示与自己喜爱的工作无缘,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的研究也表明:在工作落实的重要原因中,社会关系排在第二位(郑洁,2004)。云南教科院的研究也指出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层次越高的家庭,就业的概率越高(李慧勤,2003)。

      社会资本是就业研究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在西方发达国家,尽管个人正式的工作搜寻(如寻访公司、参加招聘会等)是影响个体就业和工资的重要因素,但半数以上的个体往往会利用其拥有的社会资本尤其是社会网络寻找工作。社会资本的运用将促进劳动力市场效率。借助社会资本或网络的工人将获得更高工资,就业概率更高,公司也将获得更高利润(Montgomery,1991)。在中国,随着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加大。社会资本和劳动力市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大学生就业经验研究证实了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有着显著的正面的作用(陈成文,2004;郑晓涛,2006;王革等,2007;胡永远等,2007;李黎明等,2008)。

      在理论上,布劳-邓肯的地位观研究和社会资本网络观研究遵循着不同的研究脉络。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研究属于地位结构分析的范畴,社会资本研究属于网络结构分析的范畴。地位结构观分析取向认为人都是按其所具有的某些属性分类的,人们的社会行为(如求职、社会流动)可以用所属的类别差异进行解释(边燕杰,1999)。最基本的假设是:社会成员在等级有序的阶层结构中获得的社会位置,主要由阶级出身和家庭背景所决定。地位结构观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韦伯,两者的阶级和阶层分析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地位结构观的分析方法。后来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地位结构观的分析方法。后来地位获得模型做了一些修正,但仍然没有摆脱地位结构的视角。尽管有很强的解释力,但这一观点考察社会结构具有片面性,有碍于我们把握社会结构的全貌,而且有可能产生错误的理论误导(边燕杰,1999)。

      社会资本导向的网络结构观则侧重于不同团体和个人之间形成的网络,强调社会关系的模式,即不同地位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以及群体之间、不同群体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与地位结构观只重视个体、种属、身份、地位等不同,网络结构更关注个体与个体间的关系、个体行为的“嵌入性”、个体对资源的获取能力(access)和动员能力以及个体在社会网中的位置等。但这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替代的研究范式,而是相互补充和相互完善的(张文宏,2006)。

      但我国职业地位获得的研究,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研究,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没有区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家庭社会资本的关系。很多学者把家庭社会资本的指标量化为父亲职业、父亲教育、家庭收入等具体变量(李黎明、张顺国,2008)。如此处理社会资本变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理论上的脉络不是很清晰,无法区分研究是在遵循何种理论脉络,很难找到自己的研究定位;二是在具体测量上存在偏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毕竟两者存在较大差异。如果用一者取代另一者,会导致较大测量误差。因此,本文把家庭看做是两种理论视角的交汇点,综合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把它们放入一个研究框架,比较这两者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