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介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困境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志兴,中山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当今时代是一个电子媒介占据强势地位的时代。电子媒介的强势正在深刻地改变和控制着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使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读图时代”成人“后台世界”门禁失守导致了童年世界的退隐,使得青少年学生的羞耻感日益淡化和德育教师的教育权威受到置疑。电子媒介的娱乐化趋势也对严肃的道德教育内容造成严重的冲击,使道德教育面临着泛娱乐化的危险。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9 年 07 期

字号:

      当今时代是一个电子媒介占据强势地位的时代。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凭借一方小小的“视窗”,深入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世界,构成了现代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媒介不仅对成年人的生活影响巨大,而且也正在严重地改变和控制着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这也使电子媒介时代的道德教育面临诸多困境。

      一、“读图时代”成人“后台世界”门禁失守导致了童年世界的退隐

      在现代社会,媒介对人们生活和教育的重要影响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体验,成为各领域专家和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的传播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它是人的器官的延伸。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与麦克卢汉对媒介的理解不同,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作为一种公众话语的方式,它的功能不仅仅是一种会话工具和传播信息的手段,它对社会政治、宗教、新闻、教育和时代精神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如果按照媒介来划分,人类社会自从语言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口语作为主要媒介的“口语时代”、以印刷文本作为主要媒介的“读文时代”和以电视和电脑等作为主要媒介的“读图时代”。随着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逐渐从纸质媒介为主的“读文时代”转向电子媒介为主的“读图时代”。波兹曼认为,纸质媒介向电子媒介的转型导致了童年世界的退隐。

      童年不仅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更是一个社会和历史的概念。从生物学上来说,童年指的是人们生理上自然存在的一个年龄阶段,或者说它是随着现代科学特别是生理学、心理学的发展而确定的一个概念。但波兹曼认为,童年从本质上来说,是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产物,与印刷术的发明息息相关。在16世纪以前,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并没有被严格区分开来,童年的概念是不存在的。那时成人和儿童都通过口语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孩子身处在一个以口语沟通的世界里,生活的社会范围跟成人一样,没有分离机构对其加以限制,他们有机会接触该文化中几乎一切的行为方式。口语时代“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那时的文化不能够、也不情愿对儿童有任何隐瞒,童年便无法存在。印刷术发明和普及以后,儿童被从成人的世界里驱赶出来,开始安身于另外一个世界,即童年世界。印刷术创造了童年概念,也守护住了童年概念。印刷术创造出一个把儿童和成人有效隔离开来的传播环境,在有读书能力和没有读书能力的人之间划分了一条明确的界限。成人是指有读书能力的人,而儿童则是指没有读书能力的人。儿童要成长为成人,就必须向有读书能力的成人学习,接受成人的教育。“当印刷术开始大行其道时,显然需要创造一个新型的成年。自从有了印刷术,成年就变得需要努力才能挣来了。它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成就,但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成就。自从有了印刷术,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1]因此,有读写能力的成年人获得了对儿童的信息控制权,他们通过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读物,将儿童与包含着金钱、暴力、犯罪、色情、毒品等文化隐秘的“少儿不宜”书籍隔离开来。印刷术便在儿童和成人之间树立起一道高墙,使儿童远离成人的秘密,拥有属于他们的童真和纯洁。

      随着电视等电子媒介在社会文化中占据主要地位,印刷术文化创造和守护的童年概念逐渐受到电子媒介泛滥的猛烈冲击,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不清,最终导致了童年的消逝。“在电视时代,人生有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2]波兹曼认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因为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第二,因为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第三,因为电视不能分离观众。”[3]与印刷媒介不同,电视是一种视觉媒介,它向人们传递的是一系列动态的、转瞬即逝的图像(每小时多达1200幅),这决定了电视的功能是给人看的,而不是像书籍一样用来阅读的。电视图像的直观化、平面化的特性,意味着看电视几乎不需要经过任何文化训练即可获得,而且看电视也不需要任何思考。图像要求人们诉诸情感,而不是理智。它们要求人们去感觉,而不是思考。另外,也很少有电视把观众进行分级和隔离。正如波兹曼所说的,即使有些节目事先申明过“少儿不宜”,但这非但没有导致少年儿童观众的减少,反而使看这节目的未成年观众激增。因此,在电视机前,3岁的儿童和30岁的成人几乎没有区别。

      二、童年的过早消逝给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

      童年的过早消逝也给道德教育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羞耻感的淡化

      羞耻是野蛮行为和原始冲动得以控制的道德机制,其主要力量来自于围绕着各种行为的神秘感和敬畏感。康德曾说过,“羞耻心是大自然的一个秘密,它为一种非常难于约束的品性设下一道界限,而同时它自己身上又有着大自然的呼声,所以看来就总是和善良的、道德的品质相协调一致的,哪怕是在它过分的时候。”羞耻感的培育对儿童的社会化和道德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是家庭或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沉浸在一个充满秘密的世界里,心中充满神秘和敬畏的感情;他们最终会了解这个世界,但要通过成人分阶段地教他们如何将羞耻心转化成一系列道德规范。从儿童的观点看,羞耻心给予成年力量和权威。”[4]在电子媒介时代,儿童可以自如地通过荧屏进入成人世界,成人世界的文化秘密和文化禁忌由于失去了印刷文化的守护,被大量暴露在儿童面前。儿童对文化秘密和文化禁忌的过早知晓,导致了成年的权威和童年的好奇都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儿童的羞耻感也随之逐渐衰退。羞耻感的衰退,破坏了未成年人的控制感性冲动和暴力行为的心理预防机制,尤其是对色情、暴力等电视节目的模仿也导致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显著增加。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并且有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关文章: